在央行去年9月的文件中,把代幣發行融資明確為:“本質上是一種未經批準非法公開融資的行為,涉嫌非法發售代幣票券、非法發行證券以及非法集資、
金融詐騙、傳銷等違法犯罪活動。”可是,因為技術上的便利,國內的“虛擬貨幣”投資者買賣代幣的行為仍然大量存在,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勢,為什么會這么熱呢?
國家互聯網金融安全技術專家委員會
區塊鏈研究室主任毛洪亮: 9月份之后,在上線
數字貨幣幣種方面比原來豐富了很多,比如說
火幣、OK他們的上線的幣種,都超過了100,這塊更加豐富。2017年9月份之前基本上就是一般就是三個,
比特幣,
萊特幣和
以太坊。
在新增的大量幣種中,泡沫正在不斷增加。李笑來,被稱為“中國比特幣第一人”,他坦言,要想完全避開代幣市場中的“泡沫”,根本不可能。 投資者的熱情不減,代幣發行融資層出不窮的背后,是代幣在市場中不斷的破發、甚至直接消失。
虛擬貨幣投資者李笑來: 肯定有一些投過的幣就不見了,就消失了,就做爛了,肯定有,而且比例還不少,不告訴你就是因為不好意思。誰閑著沒事說你看我這么傻。現在很明顯有泡沫,且一直有泡沫,但這個泡沫究竟在哪里,究竟有多大誰也不知道。
在泡沫中,最為危險的,是完全沒有實體項目支撐的“空氣幣”。
2018年1月15日,號稱全球首個支持數字
加密貨幣的博彩游戲平臺英雄鏈,上線即“破發”,由發行價0.6元跌至0.05元。
3月14日,被中國某縣公安局以涉嫌詐騙立案調查
2018年1月,主打“放衛星”和打造太空操作系統概念的太空鏈進行
ico
1月10日,向私募投資人發行代幣SPC,僅一天便私募近10億元
3月28日,太空鏈項目及相關代投涉嫌詐騙已被揚州市公安局開發區分局立案
2018年2月1日,藝術鏈涉嫌虛假宣傳,陷入退幣風波,后項目方進行1:1回購,目前網站下線,創始人不知所蹤。
“空氣幣”頻現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和其他融資項目的不同,代幣發行融資的融資主體并不需要是一個真實的公司,僅僅只是一個臨時組成的“團隊”就可以成為融資主體。在央行禁止代幣發行融資后,國內原有的代幣項目,紛紛選擇將服務器、融資主體注冊地等遷移到境外。而以“團隊”為融資主體的代幣融資項目甚至都不需要將注冊地外遷,一切照舊,就可以繼續融資圈錢。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