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發行說明書,BITO投資于以現金結算的「近月
比特幣期貨」,后者指到期時間最短的期貨合約。盡管如此,加密領域資深研究者谷燕西認為,由于期貨ETF的本身特性,其獲批價值不如現貨ETF。
據其分析,對市場來說,期貨本身就有杠桿屬性,因而比特幣期貨ETF相當于比特幣實物「衍生品的衍生品」,他認為這類產品的流通可能不利于
金融市場的穩定性。
另一方面,投資者也將更加青睞與比特幣現貨掛鉤的ETF。谷燕西稱,相比現貨ETF,期貨ETF的市場效率更低,同時交易成本更高。期貨合約常被用作投機工具,其交易價格常常與比特幣現貨價格有一定差異,因而基于期貨合約的ETF其價格追蹤的效率也較低。
而加密領域投機看漲的市場情緒通常將比特幣期貨價格推高,使其長期高于比特幣現貨價格,這一現象也被稱為「期貨溢價」。在期貨溢價的狀態中,ETF管理方將實行「滾動」(roll,或稱「展期」)操作——不斷地將到期的合約賣出、購買到期日較晚的期貨合約。因這些運營所需的滾動成本都由投資者承擔,比特幣期貨ETF的投資回報率也會有所打折。
盡管首支ETF有上述劣勢和風險,谷燕西認為,「久旱逢甘雨」,BITO的推出仍將「非常受歡迎」。
與此同時,也有其他行業資深人士對BITO的表現表示懷疑。Kraken數字資產交易所場外期權交易主管Juthica Chou對彭博社分析,相比前幾年,目前美國個人投資者已可以便捷地在全球
加密貨幣交易所以及PayPal 和Square等零售主導的平臺買賣加密貨幣,他不確定ETF的發行是否將引發大量市場需求。
據此,傳統金融機構投資者對比特幣期貨ETF的興趣或更值得關注。
谷燕西指出,美國眾多機投資者購買灰度信托基金,及MicroStrategy(注:該公司不定期購買比特幣現貨)、礦業公司的股票,都在試圖間接持有比特幣,但這類方式通常并不便捷。
尤以灰度G
btc比特幣信托基金為例,該基金持有全球流通市場中約3.5%的比特幣,管理資產規模達405億美元,但其基金份額有長達6個月的鎖倉期,且不可贖回,對于機構而言并非高效的投資工具。
不過ETF Trends 研究主管David Nadig今日亦發推指出,ProShares的比特幣期貨ETF首日交易量中絕大部分都是小批量交易,這意味著散戶投資者、投機者和高頻交易者,而不是大型機構配置。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