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第二部分將
區塊鏈產業劃分為平臺建設,區塊鏈硬件制造和基礎設施,區塊鏈安全防護,區塊鏈行業服務機構等四個部分來闡述區塊鏈在細分行業的發展狀況。
1.平臺建設
主流底層平臺包括公有鏈,
聯盟鏈和BaaS等 ,平臺級的機會是目前很多公司關注的方向。無論是創業公司還是大公司,紛紛在布局區塊鏈底層平臺,公有鏈作為區塊鏈的“操作系統”,被看作是區塊鏈領域最有前景的方向。此外,很多的公有鏈項目都是先搭建平臺,再去找應用場景, 這也為后面的實際落地帶來了一定的挑戰,而公鏈的性能問題是目前的攻堅點。
聯盟鏈上,聯盟鏈作為支持分布式商業的基礎組件, 更能滿足分布式商業中的多方對等合作與合規有序發展要求。而聯盟鏈會更適合組織機構間的交易和結算。
BaaS上,大公司在BaaS方面的動作更加活躍, 因為它們都有自己的云服務, 并且生態體系內的業務場景豐富。
報告認為,公有鏈與聯盟及BaaS雖然采取了不同的策略和發展路徑,但是兩者依然會長期共存, 甚至有些平臺最后可能會殊途同歸,或者通過跨鏈技術將分散的聯盟鏈系統與公鏈相連接,形成更大范圍的價值互聯網產業生態。
數字資產存儲方面,數字資產存儲催生的數字錢包的誕生, 截至2018年3月底,中國開發數字錢包的相關公司數量大約有15家, 基本上都是以開發熱錢包為主。
而
區塊鏈技術解決則是指在底層平臺的基礎上進行擴展, 目的是便于開發者基于區塊鏈技術開發出產品和應用, 或者是服務商直接為客戶提供針對具體業務場景的解決方案。
2.區塊鏈硬件制造和基礎設施
一方面,算力難度上升和記賬節點增加推動區塊鏈硬件制造產業蓬勃發展,同時,計算力的提高也推動了其他領域的發展, 依靠區塊鏈硬件設備起家的比特大陸和嘉楠耘智就在去年發布了AI芯片。世界排名前三的區塊鏈硬件設備廠商比特大陸、嘉楠耘智和億邦科技, 均是中國公司。另一方面,區塊鏈計算中心成為主流,共享計算模式落地應用。
3.區塊鏈安全防護
底層源代碼的開放使得攻擊者對于區塊鏈系統的攻擊變得更加容易;隨著量子計算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研究人員開始關注能夠抵抗量子攻擊的密碼算法。共識機制方面,共識機制都有其成立的條件, 作為攻擊者, 還需要考慮的是, 一旦攻擊成功, 將會造成該系統的價值歸零,這時攻擊者除了破壞之外, 并沒有得到其他有價值的回報。最后,還要考慮智能合約和數字錢包的安全性。
對于量子計算機帶來的安全挑戰和應對,量子計算機將會給現在使用的密碼體系帶來重大的安全威脅。為了應對量子計算機給密碼帶來的安全威脅,目前主要可以采用基于抗量子計算密碼和量子密鑰的方法。
4. 區塊鏈行業服務機構包括區塊鏈媒體及社區,投資機構和行業組織和行業研究機構等。其中很多投資人會選擇從投資媒體來入局區塊鏈領域,另外由于區塊鏈產業的高速發展,導致了人才短缺問題嚴重。因此, 全國各地區的相關高校也在積極探索該領域的人才培養模式。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