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監管部門對
比特幣等虛擬貨幣交易炒作活動保持高壓態勢。大量虛擬貨幣交易平臺被迫遷往海外,但利潤來源還是中國人。9月24日,監管部門整治虛擬貨幣“挖礦”和交易行為再次全面升級,引發了
幣圈的一場關停潮。然而,仍有一些交易所面向國內用戶開放,甚至頂風獎勵拉新......“富貴險中求”?
監管部門此前曾多次警示炒作虛擬貨幣的風險,但炒作之風一直阻斷不了。
據財新網援引業內人士透露,其實依然有上百家各種名義的數字貨幣交易所,有超過九成用戶是中國人。由于國內禁止虛擬貨幣交易,大量虛擬貨幣交易平臺遷往海外,國內的手機應用市場無法下載相關APP。然而這些平臺僅是將服務器遷移到海外,實質上仍在為中國用戶提供交易服務,主營業務利潤來源還是中國人。由于“出海”經營,這些平臺運營主體較為隱蔽,其通過頻繁變更網站域名和服務器地址,以及采取線上導流線下交易等方式,逃避監管部門打擊。
現有虛擬貨幣交易平臺資產、收入大多為虛擬貨幣,而虛擬貨幣行情波動大,時常出現極端行情,比如去年3月12日,比特幣的價格一度從7000美元上方跌至3800美元,短時下跌3200美元,其余虛擬貨幣幣種也隨之下跌,交易平臺資產瞬間面臨大幅度縮水。交易平臺扮演著中心化角色,對用戶資產有一定的操縱空間,用戶隨時都有可能面臨無法兌付的風險。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