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深化生態保護補償制度改革的意見》,意見提出,研究發展基于水權、排污權、
碳排放權等各類資源環境權益的融資工具,建立綠色股票指數,發展碳排放權期貨交易。擴大綠色
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試點范圍,把生態保護補償融資機制與模式創新作為重要試點內容。推廣生態產業鏈金融模式。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提供符合綠色項目融資特點的綠色信貸服務。鼓勵符合條件的非金融企業和機構發行綠色債券。鼓勵保險機構開發創新綠色保險產品參與生態保護補償。
??意見全文
??中辦、國辦印發《關于深化生態保護補償制度改革的意見》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深化生態保護補償制度改革的意見》,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關于深化生態保護補償制度改革的意見》全文如下。
??生態環境是關系黨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問題,也是關系民生的重大社會問題。生態保護補償制度作為生態文明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落實生態保護權責、調動各方參與生態保護積極性、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手段。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進一步深化生態保護補償制度改革,加快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建設,現提出如下意見。
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完善生態文明領域統籌協調機制,加快健全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分類補償與綜合補償統籌兼顧、縱向補償與橫向補償協調推進、強化激勵與硬化約束協同發力的生態保護補償制度,推動全社會形成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思想共識和行動自覺,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加快推動綠色
低碳發展,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為維護國家生態安全、奠定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生態環境基礎提供堅實有力的制度保障。
??(二)工作原則
??——系統推進,政策協同。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統籌謀劃、全面推進生態保護補償制度及相關領域改革,加強各項制度的銜接配套。按照生態系統的整體性、系統性及其內在規律,完善生態保護補償機制,促進對生態環境的整體保護。
??——政府主導,各方參與。充分發揮政府開展生態保護補償、落實生態保護責任的主導作用,積極引導社會各方參與,推進市場化、多元化補償實踐。逐步完善政府有力主導、社會有序參與、市場有效調節的生態保護補償體制機制。
??——強化激勵,硬化約束。加快推進法治建設,運用法律手段規范生態保護補償行為。清晰界定各方權利義務,實現受益與補償相對應、享受補償權利與履行保護義務相匹配。健全考評機制,依規依法加大獎懲力度、嚴肅責任追究。
??(三)改革目標。到2025年,與經濟社會發展狀況相適應的生態保護補償制度基本完備。以生態保護成本為主要依據的分類補償制度日益健全,以提升公共服務保障能力為基本取向的綜合補償制度不斷完善,以受益者付費原則為基礎的市場化、多元化補償格局初步形成,全社會參與生態保護的積極性顯著增強,生態保護者和受益者良性互動的局面基本形成。到2035年,適應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要求的生態保護補償制度基本定型。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