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公司希望能夠綠色生產,并且提高
比特幣的接受度,這樣一來,抵消
碳排放似乎是必經之路,但如何正確估算比特幣碳足跡仍然是個問題。
巴里爾表示,天橋公司的最終目標是抵消比特幣在目前所有產品中的歷史碳足跡。要精確地做到這一點是不可能的:“估算比特幣歷史碳足跡的過程受到許多假設和限制的影響。”
從這個角度看,Aerial(一個使用工具跟蹤加密碳排放的可持續發展平臺)的首席執行官安德烈亞斯·荷馬(Andreas Homer)向《比特幣電訊報》透露,Aerial通過查看錢包地址來計算加密碳排放,以此查看與特定賬戶相關的
區塊鏈上發生了哪些交易。然后將這些交易與每筆交易估計的排放量聯系起來:
“一個比特幣相當于大約1噸的碳排放量,或一個碳信用額度。在
以太坊交易中,我們關注汽油費。而對比特幣來說,我們要根據交易量進行估算。”
即使用專門為計算加密碳排放量設計的工具,結果是否準確也完全取決于數據。在闡述這一點時,庫馬爾指出,此類工具的用戶應了解,這些工具估算碳排放量的準確性可能取決于輸入數據。此外,這種工具取決于核心假設,這些假設是開發這些工具所遵循的方法的基礎。
庫馬爾還表示,畢馬威希望各個公司繼續降
低碳信用額度的使用,抵消其加密碳排放量,并最終過渡到太陽能等可再生
能源,以確保綠色加密模式。然而,庫馬爾還強調,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落實舉措,加強監管,來鼓勵企業加快向綠色能源轉型:“這將會促進實現碳中和。”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