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幾十年,穩步、持續增長的中國醫療健康部門的支出將帶來更大的
能源需求。了解中國當下醫療部門
碳排放構成,將有助于我們制定本部門碳減排的重點。Health Care Without Harm 和 ARUP 的一份報告顯示,2017 年左右,中國醫療保健行業產生了 3.42億噸CO2e,占中國全年度碳排放量的 3%。[1] 根據另外一項研究, 2012 年中國醫療部門總支出為2.54萬億元人民幣,二氧化碳排放量為 3.15 億噸CO2e。如表1所示,支出總額占前三位的是公立醫院(1.4萬億元)、非醫院購買的藥品(3340億元)和基層醫療服務(3140億元);碳排放占比排前三位的是公立醫院(47%)、非醫院購買的藥品(18%)和醫院建設(15%)。[2] 可見,盡管醫院建設的花費并不算太高,但是由于其較高的碳強度(建筑材料的生產和建設過程),導致其碳排放量占比高達15%。
根據上述研究,公立醫院的碳排放包括與醫院運行全過程有關的活動所導致的排放,包括各種原材料、能源、農產品、化學品、藥品、醫療器械、辦公用品、交通等;醫院建設的碳排放主要與醫院在新建和改造過程中所耗費的能源和資源有關;非醫院購買藥品的碳排放指獨立于醫院的藥店運行帶來的碳排放和所銷售的藥品生產過程中的碳排放。(詳細分析,可以參照本文注釋2中所指研究的圖1。)
表1:中國醫療系統花費及碳排放組成(2012)
來源: RuiWu,2019. The carbon footprint of the Chinese health-care system: an environmentally
Extended input-output and structural path analysis study. Lancet Planet Health 2019; 3:e 413-19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