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挖礦”挖的到底是什么?
在
區塊鏈技術中,有一個重要的角色叫“礦工”,他們通過挖礦獲得“
比特幣”。事實上,所謂“挖礦”只是一個形像的描述,在計算機的世界中除了“0”和“1”的代碼之外,別再無其他,更無所謂“金礦”一說。
這里的“挖礦”,在本質上是為區塊鏈網絡提供計算資源。前文所提及區塊鏈中會同步帳本給所有的結點,這就需要記帳,誰來記帳并且負責發布帳本呢?這個人就“礦工”,由于他們為區塊鏈網絡做出了貢獻,所以會贏得比特幣(在
以太坊中是以太幣)。所謂“挖礦”實質上就是向個整個區塊鏈網絡提供“算力”,負責制造和發布區塊(block,即帳本),它對電腦cpu和電量的消耗是很大的,我有一個直觀的印像,每一次啟動“挖礦”命令后,電腦cup的占用率都會超過300%,電腦會熱的像冬天里的烤火爐一樣。
礦工們做出的貢獻是需要肯定的,他們會基于挖礦而獲得獎勵(比特幣或乙太幣),區塊鏈的技術設計是比較科學的,礦工們完成制作“區塊”(賬本),但卻無法修改帳本中的交易記錄(通過加密技術這些交易記錄無法篡改)。區塊還將發給每一個結點,這樣又進一步保證交易記錄的真實可靠,完全無法篡改的。這比中心服務器的信用要可靠得多!如果帳本存在一個中心服務器中,無論是服務器管理者修改帳本亦或是被黑客攻擊,都意謂著帳本會被完全篡改。而在區塊鏈中,幾乎沒有人可以篡改賬本。如果是黑客想篡改這個帳本,原來是黑進一臺服務器即可,而現在是要黑掉所有結點上超過51%以上的電腦才可以,這幾乎是無法完成的。
礦工的工作是制作帳本,并將帳本同步給每一個結點,從而保證交易記錄的真實可靠。如果沒有礦工挖礦,交易(Transaction)便無法進行,在構建
聯盟鏈的過程中我曾用計算機命令停止挖礦動作,此時,任何付款都將失效,道理很簡單,在區塊鏈中付款生效的條件,是這一筆交易被記錄在區塊中,并且這個區塊發布給了區塊鏈中絕大多數的人,而這一切又是由“挖礦”來完成的,如果沒有了挖礦,這一切當然就無法生效。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