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公共、開放性實驗平臺,
雄安區塊鏈實驗室匯聚各方面的資源、項目和人才,針對基礎性關鍵技術開展專項研究,為區塊鏈在新區擴大應用提供支撐。
據介紹,實驗室設置了標準與規范研究、基礎前沿與關鍵技術研究、產業運營模式與應用示范三個重點研究方向,并確立了三個長遠目標。第一,成為區塊鏈研究與應用的新高地。在
區塊鏈技術領域、
區塊鏈應用領域、區塊鏈與其他智慧技術融合領域,雄安區塊鏈實驗室均有所領先和超越。第二,成為一個開放的前沿創新基地。雄安區塊鏈實驗室向全社會開放,向全球開放;向創新人才開放,向創新的思想開放,向創新的實踐開放。第三,探索實驗室經濟的新模式,發展創業孵化、技術轉移轉化、技術咨詢、政策咨詢、知識產權綜合運用、測試評估認證等科技服務,充分發揮知識溢出效應。
李軍介紹,去年3月31日實驗室成立之前,他們就做了很多區塊鏈技術方面的探索并取得初步成效。“包括容量、性能、安全等方面的問題,以及標準規范如何統一,形成合力。”
聯盟鏈的早期應用存在犧牲性能獲取可信和安全的情況,但隨著應用的深入推進,平衡性能與安全可信的方案已逐步探索出來。“一個方案是在軟件架構上做調整分層。”李軍表示,“不是所有的應用都需要極高的性能。比如,A應用可能要快,而B應用要安全但不需要那么快,所以要把AB分層。”這種分層架構已經應用到雄安區塊鏈底層系統1.0上。
作為數字化的基礎設施,雄安需要將區塊鏈實現互聯互通。“這要求按照一定的標準規范來建設,好比互聯網時代,從局域網擴大到城域網,基于共同認可的標準協議,并進一步擴大到廣域網。”
李軍介紹,雄安區塊鏈實驗室與國內區塊鏈標準化相關單位均建立了合作,研究制定相關標準。“到去年為止,我們做了三個區塊鏈相關的地方標準,今年要繼續增加。”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