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認,
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和進步,為資產托管產業鏈上的交易方式、組織方式和業務流程變革提供了新的技術支撐,使得大家對區塊鏈熱情高漲,但在暢想諸多可能的同時,卻需要更為落地的設想。首當其沖就要設計合理的
區塊鏈應用架構,這需要對業務流程進行深入分析。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兩方面入手:
首先,要確定業務流程中是否允許使用區塊鏈。區塊鏈最基本的特點是分布式去中心,若業務流程或數據存儲上不允許去中心化,以及不符合法律合規要求,基于區塊鏈對該業務流程的改造就無法進行。另外,若業務流程中只允許部分使用
區塊鏈技術,還需要進行合理拆解,并評估拆解后的業務流程和系統架構上的可行性。
其次,確定業務流程上是否真正需要區塊鏈。可從以下三方面考慮,即改造對業務發展和操作流程的影響程度、系統改造的投入產出比以及前瞻性。第一,可結合區塊鏈分布式去中心化、無須信任、不可篡改和加密安全性等特點進行分析。例如,去中心化的系統架構經常會導致人員組織架構、工作安排和工作內容的全面調整;無需信任的特點對于產業鏈上的業務交互方式和操作流程會產生較大影響,通常會減少某些崗位和簡化部分流程;不可篡改和加密安全性則對于數據的審計提出了新的機遇和挑戰。第二,由于現行大部分行業的系統架構均為中心化,且行業內或行業間系統和數據的關聯性越來越緊密,對系統改造投入可能較高,投入產出比并不理想。第三,要看區塊鏈在未來幾年乃至更長時間在本行業或產業鏈應用前景是否樂觀,還需關注本行業或本產業鏈內企業對該技術的關注程度和發展方向。
經過上述業務流程分析后,若決定采用區塊鏈技術,就可以進行區塊鏈選型,也包含兩方面:首先,應根據業務流程中涉及關聯方范圍以及區塊鏈可開放程度,確定區塊鏈采取公有鏈、私有鏈還是
聯盟鏈。其次,區塊鏈技術已形成多個主流區塊鏈平臺以及較為成熟的軟件應用,可選擇某個平臺作為切入點(包括把區塊鏈應用建立在已有的
比特幣、
以太坊等區塊鏈平臺上),或綜合其中一種或多種主流技術作為基礎進行自建。
在選型完畢后,就可進行技術改造,主要著眼點是技術應用的細節:一是區塊結構的確定。確定區塊中的要素,是否需要在運行過程中對要素值進行更新,是否需要對交易數據和狀態數據組織方式進行改造。二是確定是否需要改造鏈式結構。為了滿足當前業務功能、性能等方面的需求,是否對鏈式結構進行改造或擴展。三是根據實際確定節點類型。在比特幣區塊鏈開始建立時,每個節點存儲的數據是一樣的,功能上只存在礦工節點和非礦工節點。但在實際業務應用中,往往涉及更多角色,且不同角色承擔功能也不盡相同,這就需要更多節點類型。四是改造或重建共識機制。POW、POS、DPOS等共識機制大部分用于公有鏈,各有優缺點,在實際應用中,特別是私有鏈或聯盟鏈中,常需要對以上共識機制進行改造,或采用自建的共識機制。五是構建完備的智能合約。智能合約可實現對資產的控制,在滿足特定條件下把資產發送給特定接收方。智能合約相當于區塊鏈世界里面的法律合同,約定了參與方的權利和義務。智能合約是否完備直接影響到應用場景的豐富程度。以太坊是具有圖靈完備智能合約的開源區塊鏈,從開發時效上考慮,筆者建議選擇或參考實現以太坊智能合約實現機制。六是確定獎勵機制的實現方式。當前公有區塊鏈平臺上的獎勵機制通常通過平臺上的加密
數字貨幣來實現,若完成挖礦的節點,會獎勵適當的加密數字貨幣,這種獎勵機制是保證區塊鏈上應用正常運行的關鍵。對于私有鏈和聯盟鏈,可使用加密數字貨幣,也可使用其他的獎勵或考核機制。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