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勤發布的2021年全球區塊鏈調查報告顯示,國際上普遍認為基于區塊鏈技術的加密貨幣等數字資產,在未來5到10年內有可能取代法定貨幣。對全球10個國家和地區1280名不同行業企業高管和從業人員進行調查時,高達76%的受訪者表達了以上觀點。73%的受訪者認為,他們所在企業
據了解,美國的STO市場已經發展得很快。每個細分領域中更多的機構在出現;更多的項目在等待著通過STO的方式融資并上市進行交易;美國海外項目到美國采用STO方式進行融資的熱情也非常高。
經歷過泡沫階段以后,區塊鏈行業開始回歸理性。現在這個市場行情下堅守的,大部分都是想要認真做事的。但是最初的定位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個團隊和項目的成功與否,公鏈、錢包、交易所、DAPP……各個方向都早已有人在布局并努力向前沖
數字資產所有權依賴密碼學技術,認“鑰”不認“人”,與不記名資產相似,因而私鑰的保管,一開始就是數字資產應用的關鍵。目前,私鑰保管有自保管、交易所托管和獨立第三方托管三種模式,并涉及“冷儲藏”、“多重簽名”兩種重要手段。
近日火幣研究院院長袁煜明表示,此前比特幣ETF被拒原因主要應該還是比特幣本身價格波動太大,并且有流動性不足的風險,另外可能也有對操縱市場的擔憂。這一次這些風險還是存在,只不過隨著監管的規范可能風險在減小,但是結果誰也說不準。 比特幣ETF若通過批準,首先會
從資產托管業務本身來說,采用區塊鏈后,有望實現托管合同簽訂線上化、依照投資監督指標運行、對托管資產進行控制及跟蹤進行智能合約化,以及估值數據和憑證數據存儲及更新結構化和自動化等。 近年來,區塊鏈以其分布式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和加密安全性等特點受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