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匱乏是
區塊鏈行業面臨的最大困境。從核心開發人員到社區運營人員,包括相關媒體編輯,均“一人難求”。這從相關招聘網站中也可以窺到端倪,某些核心職位甚至年薪百萬都招不到可用之才。
區塊鏈的復雜性是造成這種困境的原因之一。實際上,區塊鏈并非只是一種單一的技術,而是包含了計算機編程、非對稱加密、P2P網絡等在內的多種技術的綜合,單一的程序員只能滿足其中的部分要求。此外,與“鏈圈”相對應,“
幣圈”帶來的暴富效應也“卷走”了相當多的人才,使得真正流向
區塊鏈技術領域的人才更少。
人才已經成為制約區塊鏈發展的核心問題。陳文光認為,對于區塊鏈來說,有三類人才比較重要。第一類是知道區塊鏈到底能拿來干什么,不僅僅局限于對區塊鏈技術的了解,還了解區塊鏈的商業模式,并能將
區塊鏈項目落地的人才。“這類人才是當前非常緊缺的”。第二類是區塊鏈系統的開發者,精通分布式計算、算法、密碼學、博弈論等多方面知識的人才。第三類是做
區塊鏈應用開發的人才,這類人才只需熟練掌握計算機編程技術,而這類人才的需求量是最大的。
還有一種人適合做區塊鏈,就是“坐得住”的人,工信部電子標準化研究院區塊鏈研究室主任李鳴補充道。從去年到現在,他看到一大批反復出入“幣圈”,在“幣圈”與區塊鏈研發之間徘徊的人,“這個狀態對一個優秀的人才來講,是時間上的巨大浪費。”
從企業招聘角度,陳磊表示,迅雷很少找具有區塊鏈經驗的專業人才,招聘專業人才時,會重點看這個人是否具備分布式計算的技術能力,之前是否做過大規模的存儲系統,在密碼學上有沒有造詣。
除了技術人才之外,陳磊認為,在區塊鏈領域也缺法律人才。“目前,世界各國在區塊鏈上的監管和法律千差萬別,缺少將法律研究得很透的人才。”陳磊說。
如何培養?“企業培養人才最核心的就是給他們創造實踐場景。”陳磊表示,把人才扔到實踐場景中去,用方法論指導他們,同時,逼他們解決實踐場景中必須要解決的問題,“所有的技術都是逼出來的。”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