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5年以來,
區塊鏈技術迅猛發展,其應用場景日益廣泛。與此同時,大數據的發展卻越來越受到數據孤島、數據質量、數據安全等問題的制約。
區塊鏈技術會替代大數據技術嗎?二者將此消彼長嗎?本文將討論這一問題,對區塊鏈和大數據的關系一探究竟。
當前區塊鏈市場發展情況
國際數據公司IDC近日發布的《全球區塊鏈支出指南》指出,預計2020年全球用于區塊鏈解決方案的支出將達到42.8億美元。雖然與2019年新冠肺炎疫情前的預測相比有所下降,但仍比2019年增長了58%。2019年,全球區塊鏈總支出為27億美元,比2018年增長約90%。從區域分布看,2019年美國的區塊鏈投資最大,占全球支出比重為39%,其次是西歐、中國,分別占24.4%和11.2%。
根據IDC統計,與全球趨勢相同,2020年中國區塊鏈市場投資規模也將在疫情的影響下有所減少,但中國仍為全球區塊鏈市場規模第二大的國家。作為區塊鏈新興市場,未來三年中國將迎來新的機遇。
大數據時代面臨的挑戰
大數據時代發展至今似乎進入一個瓶頸期,如何翻越數據孤島、數據質量、數據安全這三座大山,已成為大數據是否能有更大作為和更宏偉發展前景的最大困擾。
一是對于不同的數據源,只有開放共享,才能最終達成“大數據”目標。但是在實際工作中,數據開放共享所面臨的阻力是相當大的。比如,對于企業來說,數據中蘊藏著自身的商業秘密,也有巨大的商業價值和機會,對于開放和共享數據往往持有謹慎態度。
二是大數據時代幫人們發掘了很多高價值信息,也產生了更多無效或垃圾信息。垃圾信息不僅沒有帶來任何正向價值,卻耗費了更多的社會資源和精力去辨別信息質量,甚至掩蓋了有效信息,引發“劣幣驅良幣”現象。
三是數據未經所有者同意而被采集并使用,會造成用戶安全、企業安全乃至國家安全的問題。對于統計工作來說,被調查用戶擔心隱私被泄露而不愿意提供敏感數據的真實情況也是長久以來存在的現象,這種擔心還在不斷放大。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