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界:您代表中國參加ISO TC307
區塊鏈國際標準制定工作,并在去年當選WG1中的分類學項目負責人,您認為標準更多是靠行政力量推動還是靠市場力量認可?國內標準建設跟國際比誰更領先?會不會出現誰發起標準誰就更有話語權的情況?未來國內區塊鏈發展會是怎樣一個態勢?
羅榮閣:很多產業中都有存在各種標準,從歷史上看,標準能否成功應用,需要得到產業和市場的認可和支持、政府推動也是很重要的因素。標準的制定需要大量的基礎工作,和產業的發展情況密切相關。在ISO國際標準化組織中,標準的制定周期一般需要24個月、36個月和48個月,必須跟產業發展配合好,不能脫離現實。
標準的出現代表了產業的成熟。標準推出的時機很重要,合適的標準可以降低行業成本,因為沒有標準彼此不能互通,各個技術公司各自為戰,就會浪費大量的資源。但如果在技術本身都還沒有達到一定成熟度的情況下,就匆忙地推出行業標準,可能不會得到行業的支持,也可能會遏制產業的創新和發展。
區塊鏈技術本身處于起步階段,國際上現在也沒有太多區塊鏈標準出臺,所以不存在誰比誰更領先的情況,而且中國也在積極參加國際標準的制定工作。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