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為實體經濟發展賦能。何寶宏表示,伴隨
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其應用場景也更加深入,從商品溯源、司法存證、政務、
供應鏈金融、貿易金融、社會
公益拓展到工業管理、
能源電力、數據交易、公共資源交易、數字身份、醫療健康等領域。未來,隨著區塊鏈技術進一步發展,尤其是在性能、規模、安全性上得到提升,其應用場景也將日漸廣泛。
何寶宏表示,區塊鏈賦能實體經濟大致可分為四大場景,分別是生產協同、流通管理、產融管理、數字金融。整體來看,區塊鏈與實體經濟的融合還處于早期探索階段,除了產融對接場景相對成熟,其他大部分場景還處于落地和試點階段。后續,業界需要持續優化,擴展區塊鏈的應用場景。
“過去一年,地方政府積極投身區塊鏈發展熱潮之中。”何寶宏表示,當前,所有省份均啟動了區塊鏈相關布局。2020年上半年,全國推出的區塊鏈相關政策數量已超過去年總和。2019年至2020年第一季度,各級政府部門涉及區塊鏈技術的文件數達到73份,遠高于2017年和2018年。其中,26%的文件要求加強區塊鏈技術創新,出臺措施鼓勵產業發展;74%的文件鼓勵區塊鏈技術應用與實體經濟發展緊密結合。
值得一提的是,在政策的驅動下,政務區塊鏈的落地速度非常快。何寶宏透露,從地域上看,我國東部和南部省份積極布局,率先起步;從場景上看,目前還屬于“打基礎”階段,場景相對單一;從時間上看,自2019年起呈現快速增長的態勢。“根據中國信通院云大所的觀察和研究,今年政務
區塊鏈應用數量的增速非常可觀,尤其在跨地域、跨部門政務共享領域。”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