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來看,
區塊鏈的投融資整體回落,我國區塊鏈企業規模總體趨穩。”何寶宏表示,在區塊鏈投融資方面,2019年同比下滑了30%,公有鏈及
加密貨幣等領域的投融資超過了
聯盟鏈或者許可鏈的投資。中國企業融資總額僅次于美國。據CB Insights統計數據,2019年區塊鏈行業融資金額為27.9億美元,同比下滑35%。2020年上半年因疫情原因,投融資數額處于低位。據CB Insights統計數據,2015年~2019年,以加密貨幣的管理、托管、交易等為主業的公司所獲得的融資額為84.2億美元,是許可鏈公司所獲融資額(12.9億美元)的6.5倍。
現階段,我國區塊鏈企業的規模總體上趨于穩定,根據備案情況及中國信通院相關統計報告,我國區塊鏈備案企業數達811家,2018年是新增區塊鏈企業數量的高峰,2019年起新增區塊鏈企業數量大幅下降,基本處于人員和技術的儲備階段。
從技術上看,
區塊鏈技術架構保持穩定。何寶宏表示,區塊鏈整體功能架構正在為技術創新迭代奠定堅實基礎。區塊鏈技術演進將會在以加密算法、對等網絡、共識機制、智能合約、賬本存儲為代表的核心技術層面不斷優化完善,同時在區塊鏈互聯互通、安全、可控以及持續提升性能、擴展規模等方便持續演進。未來,隨著業務場景的多元化,區塊鏈的技術生態將會得到進一步豐富。
對于區塊鏈技術的發展趨勢,何寶宏認為五大方向值得關注。
第一,更快速。業界以TPS(每秒交易處理量)為衡量指標,從優化共識機制角度提升性能。目前,TPS和交易延遲能夠支撐當前業務需求的兩倍以上,向混合型共識算法演變。
第二,更龐大。隨著節點數量增多,需要交換的信息增多,區塊鏈系統負載增大,性能有所下降,因而大規模節點高效共識、增強可擴展性是共識研究的重要方向。
第三,更互通。目前,“數據孤島”以及無法互聯互通等問題嚴重阻礙區塊鏈網絡的規模化發展,亟須通過標準化實現多鏈協同和互聯互通。
第四,更安全。區塊鏈底層鏈功能愈發完善的同時,安全隱患依然存在。業界需要推進安全預警、漏洞掃描、合約代碼審計驗證等安全技術手段的應用。
第五,更可控。隨著技術發展與創新加速,可控可管開始受到關注,區塊鏈監管的融合以及參與方的身份可控、交易可控、監管可達、核心技術自主可控等成為剛需。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