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目前為止,人類社會經歷了三次工業革命,目前正在興起第四次工業革命,也可以稱為數字革命。前兩次工業革命,中國都錯過了,第三次中國趕上了,但只是參與而已。面對第四次工業革命,中國不僅僅是要參與,也要成為引領國之一。
2010年前后,科技革命呈現出新特征,一些領域出現新突破,有人將之稱為“第四次工業革命”,或者是數字革命。在這個階段,中國的創新能力也發生了新的飛躍。2009年,華為開始布局5G領域的研發和投資,隨后的突破奠定了中國在5G領域領先全球的地位。而5G正是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的關鍵技術。2010年,我國首次成為全球第一制造大國,并連續多年居世界第一。但是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我們的基礎研究能力有待進一步提升,創新體系仍存在不少短板。在新冠肺炎疫情深度沖擊全球經濟的大背景下,唯有科技、唯有創新才是走出危機、贏得主動的治本之道。加快新基建建設,加快布局一批以大科學裝置和大試驗平臺為代表的創新基礎設施,同時輔以科技創新體制改革的深化,將有助于打造基礎研究、區域創新、開放創新和前沿創新深度融合的協同創新體系,有助于進一步激發全社會的創新創造動能。
關鍵技術的創新是繞不過的發展道路,基于新技術的產業創新、制度創新也同等重要。新基建為數字時代中國的產業創新、制度創新奠定了基礎,大量新的產業形態、商業模式將不斷涌現,社會治理的效率不斷提升,數字時代的財富效應將助推中國GDP走向全球領先,并進一步推進中國引領數字革命。
8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
安徽考察時強調“要深刻把握發展的階段性新特征新要求,堅持把做實做強做優實體經濟作為主攻方向,一手抓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一手抓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推動制造業加速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提高產業鏈
供應鏈穩定性和現代化水平。要牢牢把握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努力探索形成新發展格局的有效路徑。要對標世界一流,加強前沿探索和前瞻布局,加大關鍵核心技術攻堅力度。要發揮好改革的突破和先導作用,依靠改革破除發展瓶頸、匯聚發展優勢、增強發展動力”。這段話為中國新基建進一步明確了發展內涵,中國的新基建已經成為改革開放的重要抓手,正在從全方位實現黨中央的戰略布局。但新基建畢竟是一個全新的領域,需要社會各界共同思考、不斷創新,才能真正在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等幾個方面為中國數字經濟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