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這幾年,你會得到一個規律:全社會對于
區塊鏈行業的認知都是迭代的。
這個行業就是這樣一個不斷探索、不斷試錯的過程。其實未來的趨勢,也是這樣一個過程。
關于趨勢的判斷,一方面是基于我們當前的技術特點進行判斷,它可能會出現撥亂,但總歸還是會前進的,我們能夠看到一些確切的東西,但它中間肯定會有一些波折;另一方面,這個趨勢判斷是帶有個人意志的,下面分享的趨勢是我們多年實踐的思考成果,是我們對這個行業的深刻理解。
趨勢一:數字化大遷徙
首先,是數字化大遷徙。即資產上鏈,人人擁有數字資產。資產上鏈后,確實流通效率和自由度都高了很多。就本質而言,無論是 STO 還是法定
數字貨幣,都是資產上鏈。現在很多區塊鏈市場是原生市場,但還有做黃金上鏈的,上鏈之后就是新的世界,是一個高效的全球流通的世界。我們相信未來不同的資產,在不同的階段,會以不同的方式上鏈。這取決于基礎設施以及法律法規的完善。這其實與互聯網產業是一樣的,信息上網這個過程是獨立的,比如我在網絡上發布小說、文章等,這些都是純線上的、原生的互聯網形式,也跟各個產業融合。如果今天要把零售信息上網,很多配套問題都要解決。比如,支付寶、物流等,沒有這些配套設施,你的東西上網沒用,你實現不了交易。
我們有一個大的判斷,即區塊鏈這個高效的網絡,一定會有虹吸效應。未來,一定會有更多新的資產在不同的時間點進入到區塊鏈這個網絡中去。當然,因為更高效,自然也會有更多人來使用。如果放眼到很多年的話,數字化大遷徙、資產上鏈,是第一個趨勢。
趨勢二:價值互聯網
價值互聯網,是一個非常確定的趨勢。區塊鏈構建了一個數字
金融網絡,比現在傳統的央行、銀行、清結算更高效。這里面有好多的解決方案,比如數字法幣、DeFi、ETH、Libra、數字美元、DCEP 等。
數字美元或者 DCEP 本身并不只是一個數字貨幣,還包括承載它們的這個網絡。這個網絡可以進行各種業務,法定數字貨幣將會給傳統銀行業帶來巨大變革,以前支付一定要通過銀行,現在我們倆去交易,直接點對點支付了,不需要通過銀行、支付寶、微信了,整個交易流程更加便捷、高效。這個趨勢是明確的。
趨勢三:社會治理、社會協作、信任基礎設施
區塊鏈除了做金融、資產外,它也是交換信息、交換數據的分布式賬本,能建立數據互信。區塊鏈其實有一層功能,叫社會治理、社會協作、信任基礎設施。社會協作是多層次的,是非常復雜的。當兩個人之間沒有信任關系且需要協作時, 就需要政府或一個第三方數據中心,給你們倆互換數據。這種方式的成本較高。
我覺得這是未來很大的產業生態鏈,在各個行業、各個領域中,大家要建立互信, 第三方組織成本真的是太高了。區塊鏈作為分布式賬本,犧牲了技術效率,但提升了管理效率、治理效率,獲得了一個最優管理的效率。你想像一個場景,如果我們在區塊鏈上都有一個數字身份,你有私鑰,你是獨一無二的,沒有人可以偽造你。同時,我們可以私人與私人之間簽數字合同。這個效率是很高的。
因此,數據管理的權力不可能完全交給第三方,這也是為什么現在老提“區塊鏈的社會治理”,這是一個非常大的發展領域。
這個場景大體可以分為兩類:第一類,是自上而下,政府開發產品,用
區塊鏈技術去改變現有的管理技術;第二類,是龍頭企業來開發產品,提高社會協作能力。
現在的關鍵問題不在于技術,而在于發現場景。
趨勢四:生產關系變革
第一,數字產權確權、保護。目前來說,數據還是集中在一些大的品牌手中的。本來數據產能就是屬于用戶的,現在這些大品牌拿著用戶數據去做各種業務,產生的效益卻跟用戶沒關系。但是未來通過區塊鏈技術,每個人的數據都可以確權、保護,這種生產關系就會發生變化。
第二,價值創造量化。每個人在不同體系的不同平臺,都能夠做出一些事情、貢獻和價值,這樣的創造在體制里并沒有被量化,而是被碎片化了。但是,區塊鏈能夠把碎片化的價值給量化,用一個可視化角度來評估貢獻。
第三,可信價值分配。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生產要素、生產形態的多元化,現在的生產關系不一定能匹配生產力,此時應該有更合理的分配機制出現。而區塊鏈則打開了一扇窗,為改善當前的生產關系提供了可能。
結語
最后,希望大家都可以用全球化的視野、發展的眼光、多維的視角去看待區塊鏈的未來發展。
我相信區塊鏈行業未來能夠迅猛發展,能夠更加陽光化、合規化。
希望區塊鏈行業的從業者能夠受到尊重,希望大家對我們這個行業能更有信心!謝謝!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