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談
區塊鏈跳不過比特幣。那我們就來一起看看比特幣是怎么誕生的?起初是2008 年中本聰寫了一篇文章,里面提到了 2008 年的那場
金融危機,而引發這次金融危機的重要原因就是各國央行貨幣、中心化的金融機構信用擴張過度等。中本聰基于此,提出了比特幣愿景,說我們能不能做一個新的金融系統,這個系統足夠公平、自由、安全、高效。這個論文是比特幣系統的一個原形,中本聰依托于這篇論文,自己實現了比特幣系統。于是,2009 年 1 月 4 日,比特幣就孕育而生。而這就是比特幣誕生的起源。
2009 年-2012 年:一個社會實驗
隨后,中本聰的比特幣愿景,持續激勵了我們一代又一代的區塊鏈創業者和布道者。尤其是在區塊鏈行業萌芽發展的早期,比特幣這場社會實驗吸引了不少技術極客投身于此。這個時候,比特幣只是一個很小的系統,你能很容易地挖出比特幣,中本聰自己挖了 100 萬個,而用一萬個比特幣買比薩,也是一個真實事件。
2009 年-2012 年這一時期,區塊鏈行業其實還沒有“產業”的概念,只是一個社會實驗,有一小群技術極客在為比特幣夢想持續探索,持續做事,而社區也是在這一時期萌芽的。在早期的比特幣社區里,沒有什么利益動機,社區成員就是單純地認可比特幣的理念,相信比特幣夢想。
之后,隨著比特幣不斷被挖出,它就開始有小范圍的應用場景。而這也催生了平臺的誕生,以及行業業態的產生。
2013 年-2014 上半年:產業鏈的誕生
2013 年,這個行業首次出現了“產業鏈”的概念。當時,在這個新興領域的上下游已經萌芽誕生了一系列專業化的公司,并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當前,這一年誕生的很多公司,也成為當前行業的領導者。他們迅速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產業鏈, 這對于整個行業發展來說,是極為重要的一年。
2014 年下半年-2015 年上半年:低谷
2014 年年初,全球各國都加強了對比特幣的監管。在這種背景下,就有人提出:我們要把比特幣技術和比特幣區分開。
后來,大家達成共識,開始用一個新的詞語來代表比特幣的底層技術,從而區分于交易品和投資品,這個詞就是“Blockchain”,即“區塊鏈”。
每一輪熊市,都有新的探索。就是在這兩年,“
區塊鏈技術”這個概念開始登上歷史舞臺。
2015 年下半年-2016 年:復蘇
之后,行業馬上步入復蘇時期。2015 年,區塊鏈進入中國。當時,萬向區塊鏈實驗室在
上海舉辦了首屆全球區塊鏈峰會,那一屆我也參加了。本來區塊鏈只是在國外傳播,而肖風博士帶領萬向對這個行業作出了很大的貢獻。他讓區塊鏈技術進入了中國主流社會,并推動其成為大眾的主流。
而當時,也出現了公鏈、
聯盟鏈、私有鏈的“三鏈之爭”。當年,關于區塊鏈, 大家主要不是討論跟產業融合的問題,而是討論我們到底該研發哪種鏈。在 2015 年下半年—2017 年年初這一時期,涌現了一批專注于區塊鏈技術的公司。
2017 年-2019年年初:泡沫的產生與破滅
這段時期,隨著行業的轉暖,也開始滋生一些亂象。這引發了各國政府的警覺, 監管風暴也隨之而來。因此, 2017 年也被視為是“監管元年”。
2019 年-2020 年:產業區塊鏈大時代到來,全球合規加速
這幾年的趨勢,我們都是親歷者:穩定幣在延續它的趨勢及熱度;Libra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一種穩定幣;數字法幣也給整個行業帶來全新視角;DeFi 逐漸被關注……
同時,在 2019 年 10 月 24 日之后,“產業區塊鏈”被我國大力倡導,這是一個很大的趨勢。這意味著中國開始以國家之力來推動區塊鏈產業化,推動產業與區塊鏈融合,這是一個巨大的變動。而“產業區塊鏈”這個概念,其實是我們的于佳寧校長在 2017 年年底率先提出的。2018 年,時任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的于校長還曾帶領團隊撰寫、發布了《2018 年區塊鏈產業白皮書》這部精品行業研究報告。
總體而言,全球合規加速成為當前一個很重要的趨勢。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