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誕生于互聯網基礎之上,但區塊鏈系統具有與互聯網明顯不同的特性。在區塊鏈區別于互聯網的諸多特性中,我們認為,區塊鏈的鏈上數據全網可驗證,是區塊鏈系統與互聯網最根本的區別所在。
互聯網環境下的信息系統可以實現數據的公開透明,也可以實現數據的可驗證,但這種公開透明或可驗證,是中心機構決定的數據是否公開,以及是否允許驗證。即使由權威第三方決定該數據是否必須公開或數據是否可驗證,大多數時候也是權威第三方自己對數據進行驗證后再告知驗證結果,而不是由所有人來決定數據是否可公開,以及能否由全網節點對數據的真實性進行驗證。因此,在互聯網情況下,即使數據公開,或經第三方進行了數據真偽驗證,但這些數據是不是真的,是不是沒有被篡改的,或是否完整,也是不得而知的,從而在數據的可信任程度方面大打折扣。
而區塊鏈系統則實現了鏈上數據在全網范圍內的無條件的公開透明。即使為了匹配更多業務場景,讓更多隱私數據上鏈,但區塊鏈系統在最低程度上要求實現數據的全網可驗證。如果鏈上數據既不公開透明也不可驗證,那么這些數據是否真的不可篡改不可偽造也就無從檢驗了。既然連數據真偽都無從驗證,那么后面所有的區塊鏈的去信任和交易可追溯等特性也無從建立了。
區塊鏈的鏈上數據可驗證,是區塊鏈區別于互聯網的根本性因素,這也是由區塊鏈的其他元素結構性地決定和支撐的。
區塊鏈系統去中心化運行和系統集體維護為數據可驗證提供了物理支撐,區塊鏈的鏈上數據公開透明是區塊鏈鏈上數據可驗證的特例,區塊鏈鏈上數據不可篡改不可偽造是鏈上數據可驗證的前提,而交易可追溯和去第三方信任是數據可驗證的衍生功能。
比特幣系統或大多數區塊鏈系統實現的鏈上數據全公開透明當然是數據可驗證的最理想模式,但這無疑會將很多數據排除在區塊鏈系統之外,也會限制很多業務場景在區塊鏈系統上的運行。因此,從與更多業務場景匹配,讓區塊鏈在更多場景下發揮更大價值的角度,綜合目前技術的發展進步情況,安全多方計算、零知識證明等技術已經可以允許隱私數據上鏈,在確保數據隱私的前提下,實現數據的真實可驗證。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