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元還不用懂技術,就能制作一份高大上的《
數字貨幣白皮書》。真的可行嗎?記者拿著自己臨時起意編造的白皮書,從其他網站抄的幾段代碼,數字貨幣上市的第一步就準備好了。接下來,需要找幾家“假
評級”機構評級,再找幾位業內所謂“成功人士”給自己站臺,就可以去找
OKex或
火幣網等數字貨幣平臺去“發行”了。
和嚴格審核的IPO相比,
ico是不是過于簡單了?難道大火的
區塊鏈技術都不是考慮因素之一嗎?
中國之聲記者隨機在廣告中,找到名為“般若幣”的數字貨幣,它號稱“基于大數據的精準廣告區塊鏈,是首個服務于中國市場的區塊鏈廣告項目”。通過
區塊鏈技術,解決了廣告投放時,廣告主不了解實際投放情況的痛點。還找了一家名為“coinsfund”的投資基金把自己評為A級。至于評級的標準是什么?一家投資基金是否有權評級?項目到底有沒有得到實行?記者將這些問題對般若提出采訪要求后,并沒有得到答復。
但是般若幣一位離職員工向記者透露,自從今年1月上線以來,他們并沒有遵循7部委的要求,主要面對的還是中國用戶,但除了發數字貨幣“圈錢”,他們根本就沒有使用多少區塊鏈技術:“現在現實情況是,法定貨幣和虛擬貨幣之間的交易肯定是被禁止的。所以在這種大的背景下,鏈上用戶的數量就非常有限。并沒有說能一下子直達區塊鏈理想化目標的一個解決方案,但是這個app其實還是一個所謂的中心化的模式,我們也是點擊廣告就可以賺幣,但是用戶點擊完廣告賺幣的這個過程,還是有一個中心化的數據庫把這個幣發給他的。”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