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
比特幣為代表的虛擬貨幣,及與其相關的其他
加密貨幣和首次代幣發行(
ico)近期成為全球監管機構重點監控和管治的對象。
為什么近期
香港特區政府多個部門及相關監管機構如此高調,對
數字貨幣、虛擬資產掀起監管風暴?主要是防止風險失控。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副局長陳浩濂明確指出,加密貨幣只屬于虛擬商品,目前并不受監管機構的監管,更有部分首次代幣發行并不是在香港進行,可能會有欺詐風險。
香港作為全球國際
金融中心,一直對市場創新發展持開放和包容的態度,但多個監管機構聯手采取加強監管的行動,表明香港對以比特幣為代表的虛擬數字貨幣可能帶來的市場風險采取零容忍的堅定態度。
實際上,近期在全球多國也有類似的監管行動。早前,韓國監管部門就要求比特幣交易所實行實名認證;英國多家銀行禁止客戶使用信用卡購買比特幣等數字貨幣;印度尼西亞央行、金融服務總署、財政部等金融監管機構自去年底以來已經連發公告,嚴禁境內金融機構從事比特幣支付業務,力勸印度尼西亞公民不要持有、交易和投資比特幣;法國經濟部長布魯諾·勒梅爾日前表示,法國和德國會向二十國集團(G20)提議對比特幣實施監管。
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近日也提示防范境外ICO與“虛擬貨幣”交易風險,表示目前有關管理部門對境內ICO行為及“虛擬貨幣”交易場所的清理整治工作已基本完成,期間有部分投資者轉向境外開展相關活動。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