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的實質是去中心化(弱中心化)的數據庫,這個數據庫具有可追溯、不可篡改等特點。但鮮有人知區塊鏈是如何實現盈利,甚至連不少項目負責人本人,都無法對自身的項目價值進行精準的評估。
從2009年中本聰提出
比特幣概念至今,已經快10年了。作為比特幣底層技術的區塊鏈也逐漸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名詞。
從平臺搭建來看,
區塊鏈技術已經成熟,但是將一項成熟的技術融入一個新的領域,其困難程度好比將火藥的用途以槍炮代替爆竹。
現在,很多幣種的源程序都是基于比特幣與
以太坊的開源技術。絕大多數區塊鏈開發者都認可這種開源的模式,這可為他們省了太多事,也有更多的余力去推進區塊鏈的發展。
然而開源和閉源是在某種程度上是相對的。
騰訊云于4月3日發布區塊鏈TBaaS白皮書,以騰訊云為依托建立區塊鏈服務。雖然騰訊云本著開源代碼的原則,但實際上沒有騰訊云這樣有力平臺的陪襯,其他企業得到開源代碼也難以使用。
此外,別忘了
百度金融也早已加入Linux基金會旗下Hyperledger項目的核心董事會;阿里也與普華永道達成合作,共同打造透明可追溯的跨境食品
供應鏈。BAT早已開始區塊鏈的全面布局。
代碼開源模式會一直持續下去,還是會因為某些顛覆性的事件而轉化為閉源,我們尚不能知。畢竟商業可不遵循熱力學定律,幾乎所有的行業都是符合一個由分散無序到集中有序熵減過程。
在區塊鏈技術飛速發展的同時,我們不妨回顧一下,看看世界上的
區塊鏈項目,究竟計劃如何盈利?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