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區塊鏈具有去中心化、集體維護、高度透明、去信任化以及匿名性五大特征,會顛覆人類社會傳統的商業邏輯和傳統的文化觀念。”呂廷杰如是說。事實上,從互聯網
金融到通證經濟,區塊鏈賦能的步伐已然邁了出去。
去中心化,即整個網絡沒有中心化的硬件或機構,任意節點的權利和義務均等。“特別需要注意的是,現在很多人在濫用去中心化,認為區塊鏈時代來了什么都要去中心化,這是錯誤的。”呂廷杰特別強調。他認為,去中心化應該用在那些因為中心化而產生痛點、效率比較低下的領域,去中心化是中心化的一種補充和完善。
區塊鏈的應用有兩大圈子,分別是“
幣圈”和“鏈圈”。
在區塊鏈的“幣圈”中,有很多值得注意的監管問題。“包括與
ico(首次貨幣發行)相關的區塊鏈平臺認證,發幣過程是否經過審核或者批準等,因此
區塊鏈應用無法擺脫去中心化,需要解決非法集資的政策監管問題。”呂廷杰表示。
“幣圈”中發行的
數字貨幣,實際上是把白條數字化,并且這種數字化白條還需要目前各國政府發行的法定貨幣(例如人民幣、美元)來作為標的物。數字貨幣的本質是要成為“貨幣的貨幣”,即人們可以拿任何的法定貨幣來購買Libra(
加密貨幣),然后又在需要的時候把Libra兌換成法定貨幣。對此,呂廷杰特別指出:“數字貨幣要想成為‘貨幣的貨幣’,就必須擺脫政府的監管、傳統銀行的監管以及傳統金融體系的監管,這會帶來許多問題,包括挑戰美元的霸權,給軍火、毒品、走私乃至洗錢人員打開一個脫離監管的通道,這是要特別注意的地方。”
“鏈圈”的應用范圍更大,可以用于記錄任何結構化的信息,而此時的區塊鏈“與幣就沒有關系了,而是與有形產權、無形產權的確權有關系”。基于
區塊鏈技術,將確權的證明數字化并“放到網上”,就能產生智能合約并自動執行。呂廷杰認為,智能合約有助于減少社會摩擦和構建和諧社會。例如,某人利用區塊鏈技術立好了遺囑,當他去世后,機器、軟件就會自動分配財產,不需要人為干預,避免了矛盾沖突的發生。
供應鏈金融是“鏈圈”的一個典型應用。目前,中國大量中小企業面臨著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如果把這些供應鏈上的企業集中起來,組成以大型企業為核心的
聯盟鏈,她們在融資時就會獲得核心企業的“背書”,從而有效解決這一難題。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