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將去向何方?
區塊鏈經濟給政務流程帶來了全方位的壓力,從稅收、監管、到提供服務。我們當下的研究項目就是對這一系列的變化進行調查。我們可以思考一下,例如,如何監管銀行?
我們采用審慎監管制度來確保
金融機構和公眾的互動是安全和穩固的。然而,我們常見的情況卻是,這些監管(例如流動性和資本金要求)未能讓儲戶和股東們觀察到銀行的賬本。儲戶和股東們也無法懲罰公司和其管理層。
當儲戶們發現(或者只是單純的想象)他們儲蓄的銀行可能無法支付他們的存款,人們將爭先恐后地取錢,此時,銀行就會發生擠兌。
區塊鏈可能存在的一種應用方式是,讓儲戶和股東們持續監控銀行的儲備金和貸款,以充分消除他們和銀行管理層之間的信息不對稱。
在這個世界上,市場自律是有可能實現的。公眾對區塊鏈不可更改性的信任將確保不會出現錯誤的銀行擠兌。而監管機構的角色將受到限制,他們僅需保證區塊鏈被正確及安全地構建。
一個更為深遠的意義將會是加密銀行——一個自治的
區塊鏈應用,可實現借短貸長,從而直接將借款人和貸款人進行匹配。一個通過不僅和有公共區塊鏈賬本的銀行同樣具備透明屬性,還有其他的性能。一個由智能合約算法實現的加密銀行擁有和其他銀行同等的透明性特征,而一個擁有公眾區塊鏈賬本和其他一些特征的銀行,也可能完全忽略對監管的需求。
例如,加密銀行擁有自行清償的能力。當加密銀行在破產時需要進行交易,其相關資產將會被自動支付給股東和儲戶們。
在上述這樣的世界里,政府應當承擔何種監管角色尚不清晰。
Tyler Cowen和Alex Tabarrok提出:似乎大多數政府設計的監管都是用來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的,然而,在一個信息無處不在的世界里,并不經常存在這樣的問題。區塊鏈應用大幅增加了信息的擴散,使其變得更為透明、永久和易獲取。
區塊鏈將其用戶置于所謂的「監管技術」里——將技術應用于審計、合規和市場監管等傳統的監管職能。但我們不可以忽略的是,在區塊鏈的世界里會出現一些新的經濟學問題,它將要求我們制定出新的消費者保護措施和市場管理措施。
無論如何,針對類似銀行這種基礎經濟形式的重建和重構,將不僅對如何實施監管帶來壓力,而且還將對監管應該做什么帶來壓力。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