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和不完全的智能合約
Oliver Williamson和Ronald Coase(199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將合約視為經濟和商業組織的核心。合約也是制度加密經濟學的核心。這正是
區塊鏈最具革命性意義的地方。
區塊鏈上的智能合約可以使合約協議被自動、匿名和安全的執行。智能合約能消除一系列當下用以維護、實施和確認合同被執行的工作——會計師、審計師、律師,以及法律系統的大部分工作。
但是,智能合約受到算法編譯的限制。經濟學家聚焦在完全合同和不完全合同的區別中。
完全合同特指在任意一種可能性下都將執行的條款。而不完全合同則允許在發生意外情況下,合同條款可以重新商榷。不完全合同對以下問題做了解釋:為什么公司會進行交換?為什么市場上會出現交換?同時,它也為一系列關于公司的垂直整合和規模的問題提供了進一步指引。
完全合約是無法被執行的,而不完全合約比較昂貴。但通過智能合約,區塊鏈可以降低與許多不完全合約相關的信息及交易成本,并且以此擴大可進行的經濟活動的規模和范圍。如此,市場得以在以前只有大公司才可以經營的地方運營,同時,商業和市場也得以在以前只有政府可以經營的地方運營。
具體在何時以何種方式實現上述情況,是企業家所面臨的問題和挑戰。當下,預言機將區塊鏈算法世界和真實世界連接起來,讓信任主體能夠將信息轉化為可以讓智能合約處理的數據。
我們認為,區塊鏈革命的真實收益應當來自于開發更加完善和更加強大的預言機——將不完全合約轉化為可以在區塊鏈上用算法編譯及執行的充分完全的合約。
商業法庭的發展讓中世紀的商業革命得以實現。可信任的高效預言機讓貿易商可以私下執行協議。但對區塊鏈而言,這場革命似乎還未到來。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