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把
區塊鏈當作“未來主義的魔杖”,只要對著想要解決的問題揮舞區塊鏈,突然你的數據就有效了。對于幾乎所有的人來說,區塊鏈似乎都能提供解決方案。篡改存儲在區塊鏈上的數據的確是困難的,但是區塊鏈也絕非保存完整數據的完美方法。
為了理解為何會如此,讓我們從實踐和理論兩方面給出解釋。例如,讓我們考慮一個廣泛使用的區塊鏈用例,即用“智能合同”購買電子書。區塊鏈的前提是,你不相信電子書供應商,他們也不信任你(因為你門只是互聯網上互不相識的雙方),但因為它在區塊鏈上,所以你就能夠信任交易。
在傳統系統中,一旦你付了錢,你就希望能收到書,可是一旦供應商收到了錢,他們就沒有動力去兌現交易。你要依靠Visa、亞馬遜或政府來讓事情變得公平!相比之下,在區塊鏈系統上,通過在不屬于任何人、可預防篡改的記錄庫中執行事務,資金的轉移和數碼產品交付都是自動的、直接的,沒有中間商需要仲裁事務、發號施令、討價還價。這對每個人來說不是更好嗎?
也許你很擅長編寫軟件。當小說家提出“智能合同”時,你要花一兩個小時來確保合同只會收回一筆相當于商定價格的錢,而這本書(不是其他文件)真的需要交付。審計軟件是很困難的!歷史上最受關注的“智能合同”有一個小缺陷沒有被注意到。直到有人注意到它,并利用它偷走了5000萬美元。
如果
加密貨幣的狂熱者們對于涉及1.5億美元的投資基金組合軟件都無法完美審核,那么你對電子書軟件的審核有多大信心?也許你寧愿自己編寫反報價軟件合同,以防這個電子書作者在他們的版本中隱藏了一個遞歸漏洞,從而耗盡你電子錢包中的畢生積蓄?這是買書的復雜方法!你信任軟件(以及你在軟件驅動的世界里保護自己的能力),而不是信任別人,這是不可靠的。
另一個例子是:在一個管理薄弱的國家,投票制度的好處是不言而喻的。“將你的投票記錄保存在一個不屬于任何人、可防篡改的存儲庫中”聽起來很誘人,然而,阿富汗村民將從一個廣播節點下載區塊鏈,并從他的Linux命令行解密Merkle根,以獨立驗證他的選票已經被統計了嗎?或者,他是否會依賴一個可信的第三方移動應用程序,比如非營利組織或開源
聯盟來管理選舉或提供軟件?
這些聽起來像是愚蠢的例子,小說家和村民雇傭“電子保鏢黑客”來保護他們免受惡意客戶和非營利組織的攻擊,因為后者的智能合同可能會搶走他們的錢和選票?直到你意識到這些才是重點。在區塊鏈世界里,個人不依賴于信任或監管,而是為了自己的安全防范而負責。如果他們使用的軟件是惡意軟件或存在漏洞,他們應該更仔細地閱讀軟件。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