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于公鏈,嚴格意義上的
聯盟鏈的歷史要短一些,要在15年及其之后才得到真正意義上的發展。在這一階段,國內外巨頭如騰訊、微軟等也開始布局
區塊鏈,這為聯盟鏈的發展提供了土壤。但是,在接下來的數年間,聯盟鏈并不引人注意。一方面,這是因為公鏈和
數字貨幣吸引了大部分人的目光;另一方面,聯盟鏈相對封閉,公開信息也相對較少。
因此,雖然聯盟鏈一直在低調發展,但是直到18年,公眾焦點仍然不在聯盟鏈之上,聯盟鏈也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而隨著19年公鏈的問題逐漸暴露,對性能要求較低,落地應用場景更為廣泛的聯盟鏈才開始吸引更多的目光。而隨著1024講話的到來,聯盟鏈的重要性上升到一個前所未有的地位,畢竟在現階段,只有聯盟鏈能夠更好地落地區塊鏈與產業創新的結合。
可以說,聯盟鏈在近期能夠獲得如此重要的地位,與其高度的應用可能性是分不開的。如果說現階段的公鏈,自身還不能支撐其愿景的話,聯盟鏈則可以實打實地做到很多事情。相比于公鏈,聯盟鏈更加實用,更能夠解決具體問題,這是聯盟鏈最大的優勢。
我們可以看到,在18年以及之前,公鏈火爆,聯盟鏈默默無聞;而在19年及之后,公鏈內憂外患,聯盟鏈則得到了迅速的發展。這實際上反射出一個問題,那就是技術的發展,需要適應不同時期的不同特點,循序漸進。當基礎性能、基礎設施無法支撐技術時,技術的發展也是不能脫離實際,盲目前進的。當然,這并不代表基礎技術研究要被應用技術所限制,畢竟基礎科學是應用科學的基礎,必須要領先于應用科學;但是,市場有另一套法則,我們還是希望,把基礎交給科學,把應用交給市場,打著科學的名號,卻只懷著市場的心,這是無法獲得真正的成功的。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