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
百度、騰訊和阿里巴巴等互聯網巨頭仍在引入
區塊鏈技術人才。
“大科技公司目前主要在做區塊鏈底層技術的構架,他們不會去做項目。所有項目的應用都是基于技術的推動,在完善技術的同時,再去找一些應用的結合點。”高亞旭說。
不過,高亞旭也不否認,共享出行平臺背后有著海量的數據,擁有應用區塊鏈的可能。比如,未來或許可以考慮利用
區塊鏈技術對打車司機進行
評級等。
據媒體報道,共享單車平臺優拜正在通過自建的加密機制、信用體系和激勵生態,讓用戶成為共享的主導者。主要體現在,通過區塊鏈解決數據存儲的一系列問題,建立用戶的信用數據中心,以去中心化的方式進行存儲,并通過加密技術進行隱私加密及安全隔離等。
“共享出行平臺存在用戶信任的問題,大家主要通過收取用戶押金的方式,以達到讓用戶不損害車輛、不違反交通規則的目的。最初,優拜通過與芝麻信用合作嘗試解決信任問題,但現在從區塊鏈的角度來講,其實有機會通過用戶信用做很多事情。我們想通過區塊鏈去解決用戶信用認證的問題。”優拜單車創始人兼CEO余熠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ofo小黃車也在嘗試借助區塊鏈的東風。不久前,共享單車平臺ofo被曝出正在新加坡上線騎行挖礦功能,騎行可獲得一種名為GSE的代幣。代幣即是區塊鏈技術最直接的應用。對此,ofo方面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回復稱,“公司對包括區塊鏈在內的創新技術持續關注。但沒有籌備任何
ico,該活動是與GSELab合作,主要目的是鼓勵用戶綠色出行。”
“其實,雖然每次打車用不了多少錢,不方便直接利用區塊鏈技術,但共享出行平臺背后的數據非常龐雜,凡是涉及到信息和數據的,以后都可以結合區塊鏈來做。”高亞旭表示。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