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曾有一場關于
區塊鏈的火熱爭論,參與者是快的打車創始人陳偉星與知名投資人朱嘯虎。即便現在,陳偉星仍認為,區塊鏈接下來的方向不是尋找應用場景,而是如何找到一個新的生態關系模式。“找到一個可以被實踐者接受的經濟模型,是區塊鏈接下來發展的方向。”這或許意味著曾創立過共享出行公司的陳偉星,其實仍無法直接尋找到區塊鏈與共享出行的結合點,而是停留在項目投資的角度。
“現在來看,
區塊鏈技術和共享出行的結合還不是很緊密。有兩種原因:第一,區塊鏈技術本身還不成熟,一些底層構架還沒有完善。具體到落地應用方面,還沒有涉獵共享出行;第二,一些技術其實不適合使用區塊鏈技術。因為信息的上傳、流通等需要給礦工支付一定的費用,通常情況下,至少需要四五美元。騎一次單車需要一元錢,難道還把信息上傳一下?”鏈圈指數創始人兼CEO高亞旭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在高亞旭看來,目前,共享僅僅是信息的共享,“我了解到的情況是,目前還沒人在出行領域做區塊鏈的項目。”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