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資本主義的經濟結構是為了服務這些賬本而發展起來的。
200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Oliver Williamson認為,人們在市場、公司或政府之間進行生產和交易,取決于每個機構的相關交易成本。Williamson的交易成本方法為了解何種機構管理賬本及其原因提供了一個關鍵。
政府維持著權威、特惠權、職責和準入權的賬本。政府是一個維護著公民數據庫、出入境權、稅收義務、社會保障權利和財產所有權的值得信賴的實體。如果有需要強制執行之處,也只有政府可以。
公司也在維護著屬于自己的賬本:雇傭和責任的專有賬本,實物和人力資本的所有權和部署的賬本,供應商和客戶的賬本,知識產權和公司特權賬本。一家公司經常被描述為“各種合同契約關系網絡的綜合體”。但是公司的價值來源于該關系網絡的井然有序與結構合理——事實上公司是一種集合同和資本于一體的賬本。
公司和政府可以使用
區塊鏈讓工作變得更加高效和可靠。跨國公司和他們的網絡需要在全球范圍協調交易,而區塊鏈可以使這種訴求幾乎瞬間完成。政府利用區塊鏈的不可篡改性來確保產權和身份記錄是準確和不可篡改的。在
區塊鏈應用程序上設計良好的許可規則可以讓公民和消費者對他們的數據有更多的控制權。
但區塊鏈也與企業和政府競爭。區塊鏈是一種制度性技術。這是一種維護賬本的新方法(也就是協調經濟活動),它與公司和政府的方法不同。
區塊鏈可以被公司使用,但也可以替代公司。現在,合同和資本的賬本可以以一種前所未有的方式進行去中心化和分布式操作。身份、許可、特權和權利的賬本可以在不需要政府背書的情況下維護和運行。
制度密碼經濟學
這就是制度密碼經濟學的研究:密碼安全與無信任賬本的制度后果。
古典主義和新古典主義經濟學家把經濟學的目的理解為研究稀缺資源的生產和分配,以及支撐生產和分配的因素。
制度經濟學理解經濟是由規則構成的。規則(如法律、語言、財產權、法規、社會規范和意識形態)允許分散投機者一起整合他們的活動。規則促進交流——經濟交流,同時也促進社會和政治交流。
所謂的加密經濟學其主旨在支持區塊鏈應用和區塊鏈代替物應用的經濟原理和理論上。它關注的是博弈論和激勵設計,因為此二者涉及到區塊鏈機制設計。
相比之下,制度密碼經濟學著眼于區塊鏈和加密經濟的制度經濟學。就像它的近親制度經濟學一樣,經濟是一個協調交流的系統。但是,機構密碼經濟學關注的不是規則,而是賬本:由規則構建的數據。
制度密碼經濟學對管理賬本和為賬本服務而發展出來的社會、政治和經濟制度的規則以及區塊鏈的發明如何改變了整個社會的賬本形態都很感興趣。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