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從這個角度上講,
區塊鏈是可以起到促進競爭的。概括起來,我認為區塊鏈在促進競爭的方面有兩個作用。一方面就是它的去信任化,降低了交易成本,使得更多人可以進行交易。第二就是它的
token效應可以對沖網絡效應。但是反過來想一想,區塊鏈對于競爭的阻礙作用也是很明顯的。
事實上我們看一下數據,就會發現,大概40%的
比特幣都掌握在1000個人手中。90%的比特幣算力可能是掌握在不到20家企業當中。而在類似比特幣的工作量證明機制下,掌握了50%的算力就可以去更改鏈上面的東西,這意味著什么? 當90%的算力掌握在20家企業手中,如果有一個大企業,例如BAT,想要去壟斷網絡,是不是就很容易?或者通過收購,或者進行一個合謀,很容易就能夠去收割它。雖然區塊鏈是一個分散的網絡,但是當它的盤子不大的時候,它很有可能是能夠被一些巨頭們所控制的。其實從市場的結構上來講,區塊鏈其實可能比我們想象的更加容易集中,并不是像想象的那樣去中心化。
當然,有人會說,如果項目是公鏈,那么大家可以通過輿論來監督,通過寫文章批評他們。但是現實當中,很多事情發生在私有鏈上面,這怎么樣控制?或者發生在
聯盟鏈上,有專家建議大家要多使用聯盟鏈。但使用聯盟鏈之后,其實非常容易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并且在聯盟鏈中,主導者還可以決定誰能進來。比如騰訊搞了一個鏈,他不讓阿里巴巴進來。這就是一個問題,所以從這個角度上講,區塊鏈也可能會產生很多反競爭的一些后果。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