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芯片我們被別人卡脖子,那么
區塊鏈這個領域我們和美國不分伯仲。”中國電信區塊鏈業務研發負責人梁偉說道。
近日,在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舉辦的“智能+學院”
區塊鏈培訓中,中國電信區塊鏈業務研發負責人梁偉發表了自己對區塊鏈的理解。
梁偉介紹了區塊鏈在國內外的發展狀況,從四個方面進行詳細的闡述:Libra和DCEP的特點和異同;區塊鏈的下一個“風口城市”;區塊鏈的政策解讀;中國正在成為世界科技的“湯淺中心”。
據悉,中國三大運營商于2018年便開始了區塊鏈的嘗試,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聯合牽頭的可信區塊鏈電信應用組正式成立。“
區塊鏈技術在電信領域的產值將從2018年的466萬美元激增2023年的9938億美元。”梁偉在本次培訓中強調。
在國內,中國電信提出了第一個ITU-T區塊鏈國際標準,并在區塊鏈SIM卡(BSIM),基于區塊鏈的電子招投標、基于區塊鏈的省間清結算、基于區塊鏈的可信溯源等創新業務方面進行了探索與實踐。
梁偉將區塊鏈在電信行業的應用分為八大類,并依次講解其中的痛點和解決方案。
以下為梁偉演講原文,雷鋒網AI
金融評論作了不改變其原意的編輯和整理。
我們現在處在5G和6G的時代。如果說3G和4G時代,智能手機是人類的新器官。在5G和6G時代,萬物都會相聯。
現在新的經濟模式和傳統的經濟模式不一樣。比如我們做“雙11”,背后是有科技驅動力的。2019年“雙11”峰值是54.4萬美元。
我們在融合推動數字經濟的發展來談區塊鏈,如果其他技術是一個加速器,區塊鏈的技術起到的更多是剎車的作用。它要實現價值傳輸的大規模協作,所以必須要慢下來。
我們談融合科技,比如5G、區塊鏈、
物聯網的融合,這是重要的鐵三角融合。三角形的架構是最穩固的,每一個角都是一個獨立的技術,每一個角的增強會影響其他兩個角。5G+區塊鏈有利于我們實現萬物互聯的扭轉;5G+物聯網,可以突破工業應用;區塊鏈+物聯網能夠帶來下一步的共享經濟。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