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以卞之琳這句詩來概述去年一場圖片版權糾紛也是極為貼切的。
2019年,一張黑洞照片讓視覺中國陷入版權糾紛的漩渦,同時也引出疑問:當原創圖片成為一種資產,創作者如何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使用者下載圖片又該如何規避版權風險?
這個問題也已困擾了攝影師王競十多年。從事商業攝影28年的王競坦言,自己什么樣的侵權都遇到過。而
區塊鏈的興起,讓王競有了一個有效的維權和避免侵權的工具:區塊鏈存證產生的哈希值成為保護作品版權的依據。
在互聯網時代,5G、
人工智能、區塊鏈、共享經濟……技術的發展推動著“新物種”爆發式增長,同時也深刻改變著人類的生存方式。
所謂新物種,新在前無古人,出現于2008年一篇學術論文的區塊鏈,正是當之無愧的新物種。
這個由中本聰發明的計算機技術新型應用模式正從理論走向實踐,向數字
金融、
物聯網、智能制造、
供應鏈管理等多個領域的應用場景延伸……它的不斷進化沖擊著各行各業,而像王競這樣應用
區塊鏈技術,進行數據存證與版權保護的應用已不是個例。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