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見,一款產品能不能成為爆款,固然與所使用的數字技術有著密切的關系,但如何使用這項技術、也就是應該如何將其與其他新興技術與商業模式搭配使用,也是至關重要的。就像前文中所介紹的那個例子一樣:同樣是云存儲技術,沒有高速網絡和社交功能的加持,最終只會發展成日趨式微的個人云盤,而輔以基于
人工智能的智能推薦、以及能夠快速緩存圖片和視頻的高速網絡,就能出現類似于社交媒體和視頻網站這樣的爆款應用。
回到
區塊鏈的問題上,就現在來看,和“單純使用云計算的爆款應用”一樣,“單純基于
區塊鏈技術的爆款應用”很可能也很難在市場上立足,即便有,這一應用必然也是綜合了區塊鏈、AI、甚至是
物聯網等諸多技術,因為正如上文所提到的,區塊鏈和云計算雖然是數字經濟中爆款產品的重要支撐,但作為致力于削減成本、而非直接賦予人們權益的技術,其很難作為唯一核心而存在。
事實上,當我們縱觀各種“區塊鏈+”的 C 端產品便不難發現,現階段通過大幅降低信任成本而廣受歡迎的
區塊鏈應用,實際上滿打滿算只有兩款:一是以
比特幣和穩定幣為代表的高共識度
數字貨幣(用來進行跨國資產轉移)。二是以“Fomo”為代表的菠菜游戲。
但問題是:這兩個領域所面臨的的“高信用成本”痛點,在其他行業并不具有普遍性——跨境轉賬之所以要承擔較高的成本,主要是因為目前用來處理全球跨境轉賬的系統(SWIFT)已經過時了 40 多年,在整個經濟領域都是奇葩一般的存在。至于博彩類游戲更不用說了,幾乎沒有一家正規的機構愿意去這種領域擔任信息的信用中介。這就是為什么單純使用區塊鏈技術的產品能夠在這兩個領域大展拳腳的原因。因為上述賽道的信用成本,確實是由于各種特殊原因而高到了離譜的地步。
而在其他細分行業上,單純使用區塊鏈技術所帶來的加成效果就沒那么明顯。舉個簡單的例子:現在有不少機構想到區塊鏈應用的第一反應都是“區塊鏈溯源”,認為這是最有可能在用戶群體中產生正面反響的區塊鏈應用。
現實的情況是:在 2019 年的雙 11 購物節中,雖然很多網購平臺都將區塊鏈技術應用到商品的溯源中,但買家群體對此反響較為平淡,而雙 11 的銷售增速也并沒有因為區塊鏈的加入而有明顯的提振。因為對于絕大部分人來說,“網購平臺嚴選商品”這件事情,已經足以大幅降低他們對商品與服務的信任成本,如此一來,區塊鏈技術所起到的加成作用并不是很明顯,更不要說借此來打造爆款產品了。
小結
通過上文的敘述,我們不難理解一件事情:現在很多企業實現了數據成規模上鏈后的平淡反響,并不意味著區塊鏈技術在短期內就不會出現爆款應用,因為怎樣才算是“基于區塊鏈的爆款應用”,本身就是一個有待于斟酌的問題。而現在很多實體企業將數據爭相上鏈的行為,也很難斷言是一種“正確使用區塊鏈”的做法。
盡管一直以來這種壯大
區塊鏈生態、支持區塊鏈技術發展的行為值得贊賞與鼓勵,但從產品打造的角度來看,這很可能只是萬里旅途中的第一步,而區塊鏈與數字經濟結合的相關研究,未來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個過程,不是僅僅通過“多高比例的數據實現了上鏈”就可以簡單衡量的。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