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制約我國
區塊鏈產業生態系統發展完善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
區塊鏈技術仍處于發展的初期,基礎研究與協同攻關較為薄弱。在區塊鏈產業生態系統的上游產業中,區塊鏈底層技術問題較為突出,比如底層平臺的交易效率與安全問題、區塊鏈硬件的計算速度與存儲能力問題等。在區塊鏈賦能實體經濟的實踐中,也存在不少技術難點。如何能讓智能合約更有效地反映交易雙方的真實意向、如何保障消費者數字資產的安全性,以及如何有效保障實物流、信息流與價值流的“真實統一”等,這都需要在技術層面進行進一步探索。
二是區塊鏈領域的人才缺口較大。區塊鏈作為當今科技的前沿領域,產業發展對人才的需求正急劇擴大。但我國區塊鏈人才培養體系建設剛剛起步,僅有少數幾所高等院校開設了區塊鏈相關課程,社會再培訓體系也較為滯后,亟待打造多種形式的高層次人才培養平臺,培育一批領軍人物和高水平創新團隊。
三是區塊鏈安全隱患不容忽視,風險防控有待加強。雖然區塊鏈技術集密碼學、分布式存儲等多項安全控制技術于一身,但其本身仍存在安全漏洞。除了技術風險以外,區塊鏈與實體經濟融合的進程中也存在合規風險和投機風險。對此,需加強對區塊鏈技術的引導和規范,加強對區塊鏈安全風險的研究和分析,密切跟蹤其發展動態,積極探索建立安全保障體系,推動區塊鏈安全有序發展。
四是區塊鏈產業布局需進一步統籌。目前,我國區塊鏈產業發展呈現不平衡態勢,各地區的活躍度差異較大,各產業間、各部門間的信息化水平亦不均衡。這種不平衡的發展態勢對實現區塊鏈的“共建、共有、共治、共享”理念形成制約,不利于區塊鏈產業生態系統的協同發展。
五是區塊鏈產業相關政策法規尚不完善。當前,行業發展還有待規范,這種情況增大了區塊鏈產業發展的風險、降低了產業間的協調性。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