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初,工信部下屬的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
區塊鏈研究室主任李鳴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表示,
繼《區塊鏈參考框架》《區塊鏈數據格式規范》兩個團標發布后,全國區塊鏈和分布式記賬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正在籌建,首個區塊鏈國家標準也正著手研制。由于中國的
區塊鏈技術應用場景多,區塊鏈標準化體系建設已走在世界前列,同時,在促進國際標準制定上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區塊鏈行業里,很多人的努力是不為人之所知的,區塊鏈標準化就是如此。對大部分人來說,區塊鏈標準化是一個非常冷門的話題,但是對國家來說,是掌握區塊鏈話語權的關鍵。目前國內共有1項區塊鏈國家標準,16項區塊鏈團體標準,13項區塊鏈行業標準被提出。
10月31日,微眾銀行
金融科技首席研究員李斌發表文章《中國區塊鏈標準往事》。作為親歷者,李斌回憶了近三年中國在區塊鏈標準制定上付出的艱辛與喜悅,他在文中寫道:
雖然已經拿下了參考架構,但區塊鏈標準的所有領域中,還有基礎、隱私和身份認證、安全、智能合約、治理、用例、互操作等其他領域標準需要一并拿下。話語權的擴大還貴在堅持......最后以確實是魯迅先生說過的一句話作為結尾: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沒有炬火:我們便是唯一的光。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