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在中國
金融四十人
論壇上,時任中國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副司長穆
長春表示,從2014年到現在,央行
數字貨幣DC/EP的研究已經進行了五年,從去年開始,數字貨幣研究所的相關人員就已經是996了,做相關系統開發,央行數字貨幣現在可以說是呼之欲出了。
穆長春是現任的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與姚前謹慎的性格不同,穆長春更為大膽開放,他多次在公眾場合談及中國的央行數字貨幣(DC/EP),并與得到APP合作開設音頻課程--《科技金融前沿:Libra與數字貨幣展望》。他在12月21日的2019中國金融學會學術年會上透露,
目前人民銀行數字貨幣DCEP基本完成頂層設計、標準制定、功能研發、聯調測試等工作。下一步,將遵循穩步、安全、可控原則,合理選擇試點驗證地區、場景和服務范圍,不斷優化和豐富DC/EP功能,穩妥推進數字化形態法定貨幣出臺應用。
至于DC/EP與傳統支付的區別,這里舉一個例子:假如我去樓下買一瓶5元的純凈水,有如下幾種支付方式:一是拿5元的紙幣或硬幣給店主,然后把水拿走;二是刷銀行卡;三是用支付寶或微信掃碼支付;四是使用DC/EP支付。后三者的區別在于,刷銀行卡意味著錢從我的發卡行通過后臺轉移到店主的收單行;用支付寶或微信掃碼意味著錢從我的支付寶或微信轉移到店主的支付寶或微信,本質上錢還是要經過商業銀行之間的清結算;使用DC/EP意味著其背后就沒有以上這些過程,流轉過程中就省去了后臺清結算的很多環節。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