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是全身而退,但哪有這么簡單呀。”
眾所周知,從今年三月份以來,
比特幣、以太幣等
數字貨幣均經歷了不同程度的震蕩走勢。有大量早期進入
區塊鏈投資領域的炒幣者,也趁著這個機會,收割完最后的“韭菜”退出了
幣圈。而在這一輪震蕩走勢里,老楊和身邊幾個炒幣的朋友,手頭的資金損失都并不少。
“三月份就想著等幣價回暖反彈的時候,我就收手了。”他告訴懂懂筆記,因為不想成為市場泡沫破裂的犧牲品,所以他早在上個月就已經在
社群里討論離場的問題了,“然而現在都四月中了,幣價小漲了兩回,我卻還沒離場。”
據老楊透露,雖然從表面上看,數字貨幣是一類投資品。但在操作的過程中,卻真的有點炒股的意思,而幣價漲跌的幅度,則比賭博還要來的刺激,部分國產山寨幣價格,更是呈斷崖式漲跌。而恰巧是這樣的刺激,讓包括他在內的許多炒幣者,都徹底上癮“著了魔”。
“幣價低,你就想抄底等回暖,幣價漲了,你就想追高賺更多,這都是逃不開的人性。”他表示,隨著近期數字貨幣價格時漲時跌,身邊許多“群友”因為一下子沒了“精神”支撐,而相繼都病倒了。已經過勞了很久的老楊,也開始感覺到身體出現了些許異樣,“但是連睡覺都是關于幣圈的,輕傷又怎么能夠下火線。”
因此,除非是病到動彈不得的“群友”,不然的話,老楊每天都還能夠看到他們在微信群里參與熱議,至少也會出現“打個卡”。而這一切行為,都被其他成員奉為區塊鏈“信仰”--賺錢是其次,首先是要有足夠的參與熱情。
“的確,從去年底到現在,我賺得并不多,但卻樂此不疲。”他告訴懂懂筆記,自己大概在數字貨幣投資領域,賺了不到50萬塊錢,中間還小投了10來萬,給一個群里推介的區塊鏈創業項目,可以說投資回報率并不高。
但如此具備感官“刺激”的投資方式,激烈萬分的社群辯論,總是讓他舍不得離開這個圈子。而最近一次比特幣大跌,他想全身而退時,也被群里的成員勸了回來,“每當失望的時候,群里就總會出現標桿,讓我看到希望。”
而老楊本身也明白,這樣的“希望”,只不過是站在區塊鏈頂層的那些人,不愿意讓散戶和韭菜那么快離場,所打造出來的案例。他坦言,這和“夾娃娃機”的原理有點類似。玩家明知道機器有貓膩,自己總夾不到娃娃。但投入了那么多游戲幣和精力之后,卻又不甘收手。而在旁邊的幾臺機器,偶爾也總會出現能夠夾到娃娃的“成功例子”,激勵著玩家繼續投幣。
“因此大家才這么癡迷,就算廢寢忘食,不顧身體,也要為了成為那個遙不可及的成功例子而堅持。”在交流的一個小時里,他的注意力始終在手機屏幕上,連頭也沒舍得抬幾次。
在“老韭菜”這個級別中,老楊比“新韭菜”們懂得的更多,但與站在頂層的投資者相比,卻又多了些許不對稱的信息。因此,他們迷茫、焦慮、跟風、忘我、不要命,都希望能夠通過這一波短短的紅利,成就自己未來十年、二十年乃至一輩子的財富。即便是過度透支了體力與精力,也在所不辭。
而這些,都是操盤機構、收割者所喜聞樂見的。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夠先于散戶、小白們全身而退,離開幣圈。而最終留給老楊們的,就只有曾經的“希望”和過勞的身體罷了。(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