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和金融當然屬于數字經濟非常重要的核心的內容,科技不但改變世界也會改變金融,科技對金融的滲透似乎比任何領域都要更加全面而深入,是因為金融產品多數或者絕大多數都是標準化的。
金融產品服務對象無限大,每個人都要接受金融的服務,都要享受金融的服務,金融的服務是通過產品來完成的,而且這種產品除了極其少的個人定制以外,多數都是標準化的產品,標準化的產品加上規模,事實上它和技術的結合就有天然的匹配性。
如果這個領域是一個很個性化的領域,我認為技術是很難進入的,一旦它的產品是規模大市場大需求大,容易標準化,技術會迅速的進入,會極大的降低他原來的成本,它會改變這個領域的業態,所以科技金融正在改變整個金融的業態,這是中國金融進一步的推動力和標志。
我是科技金融積極的推動者,也是理論上的論證者,我對它是持有充分的支持態度,當然也有很多人覺得它會有一點惋惜,或者說留戀這樣一個工業化時代的產物,工業化時代的產物它的物理和時間限制是很嚴格的,他有嚴格的時間和物理限制。
我們數字化時代主要是要打破時空限制,使得平臺是沒有邊界的,
物聯網時代平臺都是有邊界的,有嚴格的約束,無論是管理的空間、跨度還是服務的半徑是有邊界的,在數字化時代,互聯網也是數字化時代重要的形態,在這個時代它的平臺是圓的,是沒有邊界的,他可以無限的擴張,他激發人們巨大的創造力,你如果不是在數字化時代,你說一個
電商,一個商業模式一天能夠銷售幾千億,你是無法想象的。
我們當年說的王府井商場,那是中國最著名的商場,一年銷售額十個億就不得了了,那就創造記錄了,現在人一秒鐘就超過記錄,他就使得沒有邊界。很多人留戀逛逛王府井商場的時代,那是充滿了理想的時代,也有人情味的時代,所以現在沒有人情味,吃飯都要送上門。以前一大堆人吃飯喝酒,在那快樂的很,可是時代改進了,就是這樣的,我們要看清這個時代,所以也不要去,就像
農業經濟時代被工業化時代摧跨了一樣,農業時代的經濟風光多么好,可是工業時代到來就把這個催解掉了,就帶來快速的時代。
我說這個意思,我對它是持一種肯定的態度,所以科技和金融的結合,很多人是反對的,他認為他加大了金融風險,加大了金融不可控性,因為科技和金融結合之后,風險的基因發生了變化,風險的形態發生了變化。人們過去那種監管傳統商業銀行的準則監管不了了,因為他沒辦法識別風險。
新的金融業態出現以后識別風險技術跟不上了,過去風險識別首先從征信開始,征信有一套完整的體系,這個人年收入多少,這個人有多少房產,這個人地位怎么樣,這個人有沒有社會影響力等等等等,這些都納入到他的信用評估的元素之中,綜合加起來這個信用怎么樣。
可是在這個時代,這種信用評估機制已經變得非常的軟弱了,過時了,需要新的信用識別機制,所以新的金融業態之后,科技和金融結合之后實現新的金融業態,我們風險甄別跟不上了,你會發現很多新的業態出現了。
P2P是個典型,它的目的是想彌補傳統金融,特別商業銀行的那些不能服務到的客戶,因為那些客戶到商業銀行要貸款是要不到的,他沒有抵押好,資產負債表不完整也好,反正種種原因傳統征信評估標準是不好的,商業銀行不給他貸款,可是他也要發展,P2P出來了,P2P出來以后出現嚴重的問題,就是信用的評估和傳統評估是不一樣的,他要進行線上評估,線上評估就需要足夠的大數據,還要對數據進行培訓,要做一個模型,把這個非常復雜的數據通過模型化重構出來,來甄別這個客戶的信用,要求非常高,正是因為要求高,所以它的成本是高的,他的利潤是低的。之所以P2P爆雷,一看他的信用評估能力跟不上了,他不知道客戶究竟是什么信用,就把錢貸給他了,這個風險很大,之所以他不知道這個信息是因為背后沒有大數據,即使有一點點數據,他沒有重構的能力,數據沒有重構能力它就是垃圾,沒法甄別的。
我為什么說銀聯糟糕,因為銀聯有中國最完整的金融數據,但是它沒有進行科學有序的重構。后來我想這個必然會走向滅亡,再加上這個領域是利潤非常微薄的行業,它是個平臺,做中介很難暴利的。從業者又開始以為這是一個服務的業態,這兩個決定了它必然是不成功的,怎么可能成功。但是我們不要否認這個業態本身,業態本身是有價值的,所以科技和金融的結合的確帶來了新的風險,需要我們監管者要認真的思考這個風險的特點是什么,我們要做什么樣的金融基礎設施。
中國的金融基礎設施,特別數字化的金融基礎設施特別差,中國整個經濟的基礎設施很差的,不是說我們有多少的高鐵,有多少的港口,有多少的機場,我不是說這個,我指的是我們軟條件很差,中國經濟快速增長,我們留下了一大堆的問題,中國金融也快速擴張,我們基礎設施根本跟不上,根本沒建設,中國連一個合格的執行評估機構都沒有,你還怎么去發展現代金融業?
美國有三大咨詢評估機構,中國有嗎?沒有,我們都一直在那里,每個金融機構都想賺錢,幾乎沒有人去思考這個社會的基礎設施建設,金融也如此,所以我們有時候真的要反思,所以我經常說6% 挺好的,我們緩一緩,別又想通過貨幣政策刺激經濟增長,何必,中國要好好治理過去遺留的那么多的問題,環境破壞嚴重,城鄉發展不均衡,東西部也不均衡,我們社會醫療保障怎么改善,我們的教育怎么去公平,人們的醫療怎么去改進等等等等,這些都是我們面臨的巨大問題,我們根本沒跟上。
當然,科技和金融的結合,我說給監管提出了更高的挑戰,我們監管不能夠用傳統的工業化時代的思維去看現代數字化時代這樣一個新的金融業態,那就看不懂了,藥也會吃錯了。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