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在漫長的技術發展周期之下,基于
區塊鏈而生的落地應用也已慢慢生根發芽。
金融和保險是其中率先擁抱這一技術的行業,具備互聯網基因的大廠也在近年來紛紛跟進,還包括一些試圖進入的游戲公司。
不過區塊鏈真正為具體行業帶來爆發性影響仍有待時日。研究機構Gartner最新發布的2019年區塊鏈科技技術成熟度曲線就顯示,區塊鏈已進入泡沫破裂低谷期。隨著科技的進步以及區塊鏈獨有實際應用的繼續普及,市場將在2021年脫離這一階段。
其中,處在技術萌芽期的技術包括石油和天然氣、零售、廣告、媒體娛樂等具體行業的
區塊鏈應用,期望膨脹期的技術包括物流和交通、通信服務、智能合約的應用,而包括區塊鏈、
加密貨幣挖礦、分布式賬本在內的技術正處在泡沫破裂的低谷期,將在中短期內走向穩步爬升恢復期。
在目前業內看來,
物聯網是普遍看好的一個市場。本質上來說,二者有類似的運行邏輯。
鑒于物聯網也是由分布在各個場景或鏈路的傳感器連接而構成,同時場景間也需要建立互信、隱私等機制,可見未來這其中也將需要區塊鏈的技術作為底層通信協議支持。
“個人認為區塊鏈在數據交換和物聯網行業,都可能驅動產生新的商業模式。”蘇小康向媒體指出,未來是“5G+物聯網”的時代,以此延伸出諸多場景和模式,區塊鏈的技術特性是扮演多方協作的連接器,“區塊鏈+物聯網”可能是未來的一個方向。比如在智慧城市、智慧社區、智慧家居方面,都會有可結合的場景存在,“這也是我認為比較有爆發性的領域。”
此外是數據的隱私保護和交換。他續稱,隨著各行各業產生的數據越來越多,人們對數據隱私保護的訴求越來越強,政府對相關方面的監管會越來越嚴格,從企業到個人都會很重視數據的訪問機制,區塊鏈在這一方面也有很多發展的可能性。
吳小川則指出,物理世界與區塊鏈世界的形成映射是目前一大落地難點,“映射問題解決后,就要看是否有爆款產品出現,有的話就可以鋪天蓋地落地了。”但隨之而來的是,互聯的世界如何解決隱私問題,這背后需要5G網絡、算法等多元技術的輔助,可能其中也將形成下一代可信隱私保護協議。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