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前表示,司法
區塊鏈的實質可以概括為:依托司法機關主體信用,
區塊鏈技術的算法信用,實現電子數據在司法領域的可信流轉。
糾紛發生前,區塊鏈可以固定事前、事中、事后、時間、地點、人物六個維度的客觀事實;進入訴訟階段,司法區塊鏈有效幫助法官破解電子證據的認定難題,高效查明案件事實、明晰雙方責任,提升審判效率。
2019年4月,西湖龍井茶成功對接司法區塊鏈平臺。這意味著部分龍井茶的種植、生產、加工和銷售等信息,將同步至
杭州互聯網法院,高效解決原產地茶葉的糾紛案件。
杭州正浩茶葉有限公司負責人說,上鏈就相當于產品有了公證書。到了法院,只要出示信息比對,就可以自證清白。
“真希望這樣的技術能營造誠信的環境,不再有溯源難、維權難,減少官司糾紛。”這位負責人頗為感慨地說。
為了進一步拉長“鏈上”功能,杭州互聯網法院又推出智能合約司法應用。
據介紹,智能合約可以在數字形式下,基于預定事件或時間觸發,自動執行。以買賣合同為例,智能合約簽署后,按照合同約定,執行過程觸發相應條件后,自動進入下一環節。比如貨物簽收后,到約定日期時,貨款會從線上自動打到賣方賬戶。
如果出現違約,由于簽署合同過程、合同執行情況等數據均上鏈儲存,且有司法區塊鏈上包括公證處、法院、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等多節點見證,非常便于法院快速認定事實,進行糾紛調解或司法裁判。
據介紹,智能合約不但打通了前端存證、固定證據,后端還直接接入法院智能立案、智能訴訟和智能執行。
“智能合約簽署后,如果對方有違約行為,可以直接向法院申請立案。這有助于提升合同雙方誠信履約率。”栗志果說。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