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
區塊鏈技術不斷地成熟,剛才講到是點對點的網絡上存儲記賬,但現在的區塊鏈已經不止記賬這么簡單,可以存儲程序,可以存儲邏輯,我們把它叫做智能合同。
徐明星打了個比方,比如說我們想按約定稿費找個人寫篇文章。而作者有顧慮,文章寫好了雇主不給錢怎么辦。現在遇到這種情況我們會找一個中介,把錢壓給他,最后由他進行稿費支付。
如果這個中介不靠譜,或者中介介入以后要收費,就為雙方交易帶來了不便。那么,今天我們可以在區塊鏈網絡上編一個智能合同,約定這個文章進展到什么程度,自動轉賬給作者。
這個程序不再是運行在某一家公司的服務器上,是運營在整個點對點網絡上面。發起需求之前要把錢自動鎖定在智能合同當中去,這個時候智能合同不屬于任何人,這個智能合同既有簽合同主體的能力,又有法院的能力,因為他是一個“技術法院”,能夠自動執行合同的條款。
網絡背后的主體是人。為了更加安全地應用
區塊鏈技術,全國工商聯并購公會區塊鏈專委會主任、太一云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鄧迪一直致力于可信區塊鏈的研究。鄧迪說,2015年提出這個概念的時候,業界對這個了解和知道的人非常少。但是今天可信區塊鏈的標準成為中國最大的區塊鏈標準之一。
鄧迪認為,可信區塊鏈非常重要一點就是底層的身份一定要做到可信。首先人要是真的,然后人和數據的對應關系要是真的。第三步我們才能保證它的數據本身也是真的。
因而鄧迪將數字身份應用放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他說,數字身份可以確保區塊鏈底層身份可信,并且保護個人隱私,是能夠為中國社會服務的一個基礎性的鏈條。
鄧迪介紹到,以數字身份出發,
區塊鏈應用場景包括賬號登錄、個人數據的確權、隱私保護、個人證書、個人積分、私域空間和國家
數字貨幣七大方面。當前,應在政府與專家團隊的指導支持下,加快建設數字身份經濟三大重點平臺———合約登記平臺、數據確權平臺、積分交換平臺,并積極推動市場化,以實現數字身份經濟產業健康有序發展。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