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論文的作者還得出結論,比特幣對環境的大部分影響是鑄造過程中使用電力和采礦設備的直接結果。硬件的生產和回收利用的影響非常有限,在研究期間僅占
碳排放量的1%左右。與以前的研究相比,發現此類設備的使用壽命,生產和壽命終止對總影響的貢獻很小,而且雖然預計總體哈希率會增加,但
能源消耗預計每開采的TH的環境足跡將減少。
兩位研究人員確實承認:到目前為止,缺乏確定比特幣影響的關鍵因素的穩健方法論框架和準確數據一直是進行此類評估的主要障礙。新科學家引用,蘇珊娜·科勒(Susanne Kolerhler)指出;這項研究并不意味著人們不應該擔心比特幣的碳足跡,因為用于鑄造新硬幣的電能越來越多。但是,她堅持認為必須將事情放在正確的位置: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