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
加密貨幣依托
區塊鏈技術而生,但
區塊鏈技術并不等于炒作虛擬貨幣。業內專家表示,要高度重視區塊鏈在
金融領域的應用,讓其在解決金融服務的難點、痛點上切實發揮作用。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聘研究員董希淼表示,由于技術本身的特點,區塊鏈在金融資產交易中的登記注冊、支付結算、交換傳遞等方面具有顯著優勢,近年來在金融領域逐步開始應用。在
供應鏈金融、跨境支付等部分業務場景中,區塊鏈已開始從概念驗證逐步邁向業務實踐。
近期,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了第二批境內區塊鏈信息服務名稱及備案編號,其中,工商銀行基于區塊鏈的金融服務、平安銀行的SAS區塊鏈平臺、銀聯國際的全球速匯資金追蹤平臺、
江蘇蘇寧銀行的區塊鏈
物聯網動產質押融資平臺等均獲得備案。
業內人士表示,運用區塊鏈多方信息共享的特點,通過整合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等相關信息,可以使金融機構更好地了解企業的融資需求、償債能力、信用風險等情況。另外,針對跨境支付領域存在的手續費高、流程長等問題,一些技術企業也正探索運用區塊鏈技術,構建點對點的清算網絡。
“不過,區塊鏈在金融領域的應用不僅僅是技術問題,可能還涉及法律制度問題。”一位接近央行的相關人士表示,區塊鏈技術創新本身是好事,但監管部門需要密切觀察通過區塊鏈設置的金融活動流程是否妥當,是否與當前的金融法規產生沖突。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