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技術的發展還處于非常早期的階段,未來一段時間,不是區塊鏈應用落地的爆發期。之所以這段時間這么火熱,更多的是一種市場炒作,是區塊鏈技術大規模應用前的泡沫式營銷。我認為在未來兩三年時間里,更多的還是區塊鏈基礎設施的完善,基礎設施不完善,想將區塊鏈應用真正的大規模落地是不現實的。
在區塊鏈創新這個系列里,我們會挑選幾個能代表區塊鏈未來的項目解讀。首先出場的是風頭最大也是爭議最多的 EOS(Enterprise Operation System),他的目標是作為企業級去中心化應用(DAPP)平臺底層, 他是
以太坊的直接競爭對手。
為什么需要 EOS?
挑戰者的出現必定是因為現行平臺不足以滿足目標需求。讓我們先來梳理梳理現行區塊鏈平臺的不足:
交易性能低,難以滿足巨量交易。
比特幣和以太坊因為共識算法(PoW)的設計造就了其交易性能不足,雖然以太坊從比特幣的每秒處理 7 筆交易增加到大約 30 筆每秒。但是對照現有的支付寶、VISA 等支付平臺,交易性能還是有著數量級的差別。并且隨著交易的增多,勢必造成網絡的擁堵,又進一步降低了網絡的流暢度;
交易手續費。比特幣和以太坊的交易不是免費的,或多或少都會向礦工支付手續費。且手續費的多少視網絡擁堵情況而定,網絡越擁堵,礦工只會擇優選擇交易記錄,而不是按照提交時間記錄。這樣就造成手續費激增,不利于商業應用的落地;
升級就是分叉。比特幣與以太坊的升級是以分叉的形式進行,一分為二,如果更新過多,網絡會變的非常復雜;
高延時確認。比特幣與以太坊采用的工作量證明(PoW)共識算法不是一個結果確定性的共識算法,因此需要多區塊確認才能確保一筆交易成功達成;
正因為有以上這些不足,阻礙了區塊鏈在商業領域的發展,EOS 正是為了解決以上問題而出現的。接下來的篇幅,我將給大家介紹一些 EOS 的殺招。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