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美好的事物也做不到十全十美,被所有人喜歡。EOS 也不例外,我總結了大家擔憂比較多的幾個點:
去中心化程度低
EOS 采用的 DPoS 共識算法,在每一輪中只在全網選出 21 個節點作為區塊生產者,也就是說在這一段時間內,所有的交易都由這 21 個節點說了算。因此被詬病不是去中心化,而是多中心化。個人認為這些擔心者走入了誤區,他們認為
比特幣采用的 PoW 才是完全意義上的去中心化。不可否認,多年以前的比特幣是這樣的。但是,正如上文中提到的那樣,隨著比特幣挖礦專業性的提升,挖礦逐漸變成了產業鏈,話語權把握在了礦機生產商和大型礦場手里。相比于 EOS 的 21 個中心,比特幣網絡中能作為區塊生產者的節點可能還不到 21 個,而且權利大小還是不一的。而在 EOS 網絡中,這 21 個節點權利是平等的,話語權是一致的。同時聯合 11 個節點作惡是可能的,但是可能性較小。而且即便他們聯合作惡了,他們在 EOS 網絡中的公信力也就喪失了,在下一輪的投票中(或者永久),已經無緣作為“人大代表”為人民服務了。而且他們作惡的鏈也會因此被拋棄,被其他正義代表糾正。
EOS 的 ICO 模式比較奇葩,是一種類似于拍賣的模式。EOS 發行總量是 10 億枚,除了第一次分發 2 億枚以外,剩余的 8 億留 1 億給團隊,其余 7 億分為 350 個周期拍賣,每個周期拍賣 200 萬枚代幣,由接收到的 ETH 的數量均等分配。被人詬病的是每個周期的前一段時間接收到的 ETH 比較少,但是到周期快結束時會有大量 ETH 進入,直接拉低投資人獲得的 EOS 數量,被人認為是 EOS 開發團隊暗箱操作,將之前收到的 ETH 轉手又投進當前周期,回收 EOS。個人認為這種模式有些不可取,但也是一種維護 EOS 價格穩定的手段,見仁見智。
尾聲
看好 EOS 的人很多,看衰的人也不少。平臺的發展不僅僅是技術就能決定一切,社區建設、推廣也必不可少。在 18 年 6 月份 EOS 主網上線前,一切都是未知。當然,我們還是愿意看到 EOS 能夠挑戰
以太坊的地位,壟斷總是不利于市場的發展,只有相互競爭,相互學習才能有更健康更完善的
區塊鏈未來。
黎明就在這里,Dawn is here!
參考列表
dantheman: 《DPOS Consensus Algorithm - The Missing White Paper》 2017
block.io:《EOS.IO Technical White Paper》2017
作者介紹
自游,區塊鏈底層架構師。16 年初接觸區塊鏈并全職投入,現供職于某世界 500 強企業做區塊鏈底層研究及 BAAS 平臺搭建。精通區塊鏈底層存儲、共識等技術,職業方向偏重
聯盟鏈體系。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