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來監管代幣交易與
ico,一直是美國監管當局爭執不下的問題。美國已經就
加密貨幣舉行了三次聽證會。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曾將
數字貨幣納入大宗商品范疇,并主動監管;美國國家稅務局(IRS)側重加密貨幣的資本收益,以執行身份認證;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則向涉及加密貨幣的科技公司發出數十張傳票。
如果把時間拉回互聯網泡沫破裂的那年,很多人發現,不僅僅沒有賺錢,還欠下了幾百萬美元的稅,因為市場好的時候出來了,這些賺的錢就面臨著稅務問題,當用新的收益再次入場,市場雪崩時,所有收益都虧損之后,還得補上之前盈利時需要交的稅。
政策方向的風吹草動,不僅僅影響投資收益與加密貨幣大盤價格,如果報稅這些做不規范,可能直接導致投資機構在美國的關門與重罰。
做不好報稅引發的監管問題,交易所的錢被盜,幣價下跌導致收益下滑,當正規軍遇上灰色的市場,所有這些市場信息,最壞可能導致投資大潰敗。
何時分紅?這樣一個簡單的問題成為與貪念的博弈,市場好的時候機構不愿意賣,一旦下跌則可能雪崩。
除此之外,眾多
區塊鏈項目存在詐騙、跑路、虛報融資金額等問題,加上對未來的不確定性,要判斷項目能不能成,更要判斷真假。經緯中國合伙人邵亦波在朋友圈稱,他看好區塊鏈,但現在一個白皮書就可以面向大眾融資,比1998年(的互聯網)夸張太多了,投資ICO的人不是在做VC,而是在買彩票。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