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區塊鏈再次成為一個熱詞。盡管
區塊鏈技術應用已延伸到數字
金融、
物聯網、智能制造、
供應鏈管理、數字資產交易等多個領域,但仍然有人對這項技術感到陌生,甚至“摸不著頭腦”。
區塊鏈技術究竟有何“神秘”之處?它會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哪些影響?應如何促進我國區塊鏈產業健康發展?記者就此進行了采訪。
多種應用進入百姓生活
2008年,區塊鏈技術走進大眾視野,并很快被貼上了“顛覆性”“革命性”等標簽。10多年來,區塊鏈技術不斷發展,吸引了大量企業與資本涉足,曾幾度“火”遍朋友圈并引發熱議。
這項新技術究竟有何“神秘”之處?專家表示,區塊鏈本質上是一種去中心化的分布式數據庫,是分布式數據存儲、多中心的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和加密算法等多種技術在互聯網時代的創新應用模式。
業內人士稱,可以把區塊鏈通俗地理解為一種由多方參與“記賬”并共享的“賬本”。比如,一家公司的員工小趙向同事小孫借了1000元,不僅這兩名員工記錄了這筆賬,而且公司所有員工也都記錄了下來,并進行了備份。由于所有員工都知道,且能夠相互印證,所以這筆賬的記錄無法被篡改和偽造。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