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互聯網在我國發展不過20多年,已帶來深刻變革;未來,
區塊鏈技術也會有無限的可能。
記者從工信部獲悉,當前,盡管
區塊鏈技術方興未艾,但我國區塊鏈產業仍處在初期階段,發展過程中仍伴隨不可忽視的風險,比如可能對現行制度規范產生挑戰,以及存在技術層面的漏洞等。
浙江大學區塊鏈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蔡亮表示,我國區塊鏈技術發展的重點是自主可控的
聯盟鏈,應用和產業發展的重點是區塊鏈如何服務于產業經濟、政府服務和社會治理。“如何解決區塊鏈的效率與安全問題,如何解決鏈上鏈下數據協同問題,如何解決區塊鏈的監管問題,是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蔡亮說,只有解決好上述問題,區塊鏈才能真正服務好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
專家建議,今后要加大研發投入,著力攻克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加強對區塊鏈技術的引導和規范,加強對區塊鏈安全風險的研究和分析,探索建立適應區塊鏈技術機制的安全保障體系。
工信部表示,將加強與各地各部門銜接互動,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創新應用,特別是加強計算能力、存儲能力以及融合滲透能力提升,構建良好的產業生態,營造良好的產業發展環境,推動區塊鏈產業健康發展。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